黎巴嫩
据参考消息报道,巴勒斯坦驻俄罗斯大使表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8月12日起对俄罗斯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将与俄总统普京讨论加沙冲突等问题。 阿巴斯访俄正值中东局势风高浪急:伊朗报复以色列箭在弦上、加沙战火继续延烧、新一轮停火谈判前途难卜……作为巴以局势的利益攸关方、巴解组织最大派别法塔赫的领导人,阿巴斯此访有何考量?未来一周,中东风云又将如何诡谲变幻? 背景:互有需求
美国国防部11日证实,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已下令向中东地区增派一艘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应对该地区日渐升级的紧张局势。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特里克·赖德11日发表声明说,奥斯汀当天早些时候与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通电话。奥斯汀已下令把“佐治亚”号巡航导弹核潜艇部署到中东地区,并命令美国海军“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打击群加紧前往这一地区。 美军“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目前在中东水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12日,以色列国防军称, 大约30枚火箭弹从黎巴嫩射向以色列北部,部分火箭弹落在空旷区域,目前没有人员伤亡 ,以军随后予以回击。黎巴嫩真主党当天宣布12日使用多枚火箭弹袭击了以色列北部的军事指挥部。 黎巴嫩为什么会发射30枚火箭弹?这是否意味着后续黎以将会全面开战?将会对当前局势产生什么影响?来看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院教授牛新春带来的解读。
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遭暗杀事件已过去近两周,伊朗对以色列的复仇却迟迟未至。报复的具体规模和时间至今成谜,关于伊朗为何迟迟未动手的原因众说纷纭。那么,誓言反击的伊朗到底在等什么? “箭在弦上” 与4月伊朗驻叙使馆遭空袭事件一样,伊朗连日来一系列的表态均指向这次报复行动不可避免。但不同的是,这一次,美国的情报显得有些不靠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被打脸
摘要: 袭击可能发生在计划于15日举行的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前发生。 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遭暗杀事件已过去近两周,伊朗对以色列的复仇却迟迟未至。报复的具体规模和时间至今成谜,关于伊朗为何迟迟未动手的原因众说纷纭。那么,誓言反击的伊朗到底在等什么? “箭在弦上” 与4月伊朗驻叙使馆遭空袭事件一样,伊朗连日来一系列的表态均指向这次报复行动不可避免。但不同的是,这一次,美国的情报显得有些不靠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8月11日,黎巴嫩公共**部通报称,以军无人机当天袭击黎南部泰贝镇,已致2人死亡。据悉,遭袭目标为一辆摩托车。 目前以色列方面暂无回应。(总台记者
来源:央视军事 以色列军机连日来 频频在黎巴嫩上空 突破音障制造巨响 当地时间10日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上空 再次传来音爆声…… 以军机本月第4次 在黎首都上空制造音爆 黎巴嫩**通讯社报道称,当地时间10日傍晚,以色列军机两次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上空突破音障发出巨响。 这是以色列军机本月第4次在贝鲁特上空突破音障。 物体运行速度接近音速时,会遇到一股强大阻力,导致物体发生强烈震荡,速度衰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9日,据半岛电视台报道,黎巴嫩高级官员表示,如果黎以爆发全面冲突,届时黎巴嫩每月将需要至少1亿美元以满足国内的人道主义物资需求。 据黎巴嫩**统计,如果黎以爆发一场“失控的冲突”,将有至少100万黎巴嫩人流离失所,而目前黎巴嫩各地用于人道主义援助的资金早已捉襟见肘,物资储备与避难设施远远无法满足上述需求,届时黎巴嫩的人道主义状况令人担忧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以色列时报》9日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暗杀后,被问及伊朗是否会将报复行动推迟到8月15日以色列和哈马斯下一轮停火谈判之后,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称,希望伊朗方面的回应“在时机和方式上都不会损害潜在停火”。 当地时间7月31日,哈马斯成员手持哈尼亚海报,抗议哈尼亚被暗杀一事 图源:美媒 报道称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法新社等媒体7日报道,法国总统府发表声明称,法国总统马克龙7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呼吁避免中东地区出现“报复循环”。 马克龙,资料图,图源:澎湃影像 法新社称,近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前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遇袭身亡,黎巴嫩真主党高级军事指挥官福阿德·舒库尔在以色列对黎首都贝鲁特南郊的空袭中丧生。在此背景下,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