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脚下的这方土地,
6000年前成陆,
5000年前有先民活动生息,
孕育出了被誉为“上海之本”的马桥文化,
印证着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之源。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八季,我们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本来闵行》。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棉白菜绿是吾乡》节选。
地处江南,又是平原地带的闵行,在自然风景方面似乎乏善可陈。没有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也没有让人陶醉的湖光山色;没有牵动情思的奇峰异峦,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松涛海浪。但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网交错、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最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种植。
如果说作为曾经的郊县,闵行有什么令人骄傲的,棉花和蔬菜种植一定名列前茅,在整个上海地区都是活脱脱的“大户”。
1929年,上海市民曾票选自己的市花,结果棉花竟然以高票当选。可见棉花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着实不低。
1929年1月25日《申报》上刊登《社会局拟议上海市花》的新闻
上海棉花经济长盛不衰,早在明代,为适应城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徐光启在其所著《农政全书》上这么写道:“海上官员军灶,垦田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下百万亩。”这个盛况延续了600多年,直至20世纪80年代,上海棉纺织业还是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郊区成为主要原棉来源地。
上海地区棉花的引进和种植是从南宋时期开始的,首先传入的便是上海县乌泥泾,种植于一块叫“八千亩”的土地。这里成了上海种植棉花的源头,更是先棉之祖、13世纪杰出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的故乡。起初棉织业技术相当落后,元初,少小流落异乡的黄道婆从海南岛归来,带来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到的棉花加工新法,全面革新制棉织造技术,并在当地妇女中广泛传授。
乌泥泾纺织品因色泽鲜艳、花纹繁复、织工精细广受欢迎,从而推动了松江府以上海县为中心地区的手工棉纺生产的商品化过程,使上海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手工棉纺织业中心,赢得“衣被天下”的美誉。
1965年,在马桥公社三友大队的明代墓葬中曾出土四条蓝印花布夹被,上面印有繁复而活泼的白花纹,蓝白两色搭配自然和谐,制作工艺精湛。据考证,这是目前上海乃至全国发现最早的蓝印花布实物。
20世纪30年代上海县妇女用织机织布
而在本地农家中,几乎家家都有木制的手摇纺车和脚踏织布机,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基本消失。本地人织的土布品种众多,主要有芦席纹布、洋壮稀布、雪里青布、斜纹布、格子布等大类,各类布品所呈现的花纹图案及色彩极为丰富,可细分一百多种样式,不仅缝制衣服,还可制成被夹里、床单。除自给自足,还通过贸易供应市场。手工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过来推动了棉花种植业,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县一直是产棉大区,皮棉亩产曾高达130多斤。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八季,我们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本来闵行》。
不忘本来,方有未来。继编撰出版五辑25册《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后,闵行区政协再度编撰推出这部《本来闵行》,尝试以极简史的形式,全景式再现闵行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尝试为闵行展翅翱翔的宏图标注一个新的坐标。
全书分“却望是故土”“光华岁月稠”“风物醉乡间”“恋上这座城”四个篇章,用简洁的文字和大量的历史图片,把浩如烟海的地方志书文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地情读本,让更多人士快速了解闵行,探寻闵行发展进步的精神品格,感悟这片土地的人文情怀,获得踔厉前行的能量动力,推动闵行悠久历史在发掘保护利用中接续传播。一本书装不下闵行的沧桑巨变,更说不完闵行人对这方土地的深情眷念。我们期望在历史之树的粗壮躯干上,截取几圈年轮,找寻微处的纹路,记录逝去的瞬间,留下可供寻迹的历史底本,让闵行厚积的历史文化,在营造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新征程上更添一份风韵典雅。2024年10月起,第十八季正式开启,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 于颖子辰
编辑:汤婧娴
初审:方佳璐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