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水平和管理品质下降、12345市民热线投诉不断,物业收缴率常年不高……居民区物业管理困局如何破解?建于2005年的张堰镇留溪佳园是一个动迁安置封闭式小区,有55个楼栋,居民2200人,存在房屋老化、公共配套落后、老年人和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等情况。


2022年10月,借助老旧小区综合性改造和新物业入驻的契机,小区焕发出了新活力。居民区紧盯物业管理难题,充分发挥“三驾马车”合力,努力做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不诉即办”,新物业入驻至今,解决大小诉求近1200件。新变化背后有哪些“治理密码”?其中又蕴藏着怎样的治理故事和心得?


走近居民家门口,细“治”入微解难题

留溪佳园1至4单元地下室长期堆积无主杂物和垃圾,到了夏天气味难闻,滋生蚊虫,对周边居民的生活有一定影响。得知这一诉求后,居委会明确了这些杂物垃圾是居民拆迁搬来后堆放,秉持“整治一处、清洁一片”的原则,当即决定开展大范围整治行动。

居委会首先张贴公告告知居民及时收纳清理个人物品,随后联合城建中心、综合执法大队、环卫所、物业等部门参与整治。最终,清理垃圾12车约24吨、僵尸车17辆、破旧家具100余件……伴随“陈年旧货”被清理一空,彻底告别了昔日地下室环境脏乱差的困境,居民都喜笑颜开。


平时,物业专设24小时服务热线,居民可以拨打热线或是直接向居委会反馈问题,“三驾马车”须及时回应,并建立详细的反馈和汇报流程。

“不论是夜晚断电维修,还是要求白天修剪绿化,居民既然抱着信任求助我们,大家都很重视,及时回应关切、化解问题。”小区居委会表示,“三驾马车”按照实际情况分类解决,“小毛小病”力求当即解决,马上安排物业人员上门维修,“重症难题”请出“专科医生”解决,即联系社区民警、**顾问依法处置、提供**援助,最大程度止住新矛盾、化解老矛盾。



走进群众心坎里,主动行动善解纠纷

为打通民情民意最后“一公里”,居委会班子成员协同辖区内巾帼志愿者、党员居民、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了“党建微网格”队伍,依托“网格化”社区治理模式,通过“网格长微信群”“微网格微信群”等平台积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搭建起协商议事、监督管理、微信联络三平台,让“响应式”被动服务变成“超前式”主动服务。


网格长们都是居民熟悉的邻居,在“网格暖心敲门”或见面的嘘寒问暖中,哪家发生邻里纠纷,哪家房屋漏水,哪家突发困难……这些尚在萌芽中的小矛盾和居民诉求很快被初步掌握,有助居委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居民关怀和情绪疏导工作。

如网格长看到业主群里反映疑似有“高空抛物”行为,第一时间上门了解事情原委,居委会发挥**顾问的专业优势,以“普法+说情”方式,向实施高空抛物行为居民讲述反面案例、普及相关**知识,循循善诱遏制其不文明行为,随后向反映的业主反馈处理结果,引导其成为“监督员”,协助居民区做好后续管理。


针对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环境**整治、邻里矛盾纠纷等小区治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居委会力所能及实施“微实事”“微改造”,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同时推动难题共商、活动共办,实现“走通一条路径”“解决一类问题”,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在大力宣传制止“飞线充电”安全顽疾的同时,新增了17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车棚和180个充电插座,解决了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居民“刚需”的休闲亭完成建设,配备桌椅,安装护栏,廉政法治公园设施升级,不管刮风下雨,居民有了集聊天、协商、议事、休闲为一体的“议事亭”,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管理。



此外,小区还定期举办消防演练、电梯逃生演练,居委会人员、物业人员、志愿者、居民共同参与,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在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定期为居民开展义剪、义诊、缝补、电器调试、普法宣传等便民服务。


“微治理”让居民的幸福感“具象化”,也激发了社区凝聚力,聚合起多元共治的力量。“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就是奔着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去的,希望让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张堰镇留溪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天文说。


通讯员:顾玲丽

记者:王佩永

编辑:王丽瑜(实习)

责编:潘婷、何小燕

审核:陈建军、林堃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