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推出“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系列专栏。今天推出人才队伍篇《聚力赋能,人才强校!加快建设高质量人事人才队伍》。
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上海大学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部署,积极谋划壮大人才队伍,增强人才效能,提升人才比较优势。具体以“引进杰出、稳定高端、优化结构、提升能级”为总体思路,聚焦优化师资队伍配置、完善人才发展体系、深化绩效管理改革、加强人事聘用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加快打造一流的师资人才队伍,推进我校人才工作踏上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一、聚焦“高精尖缺”科创领域,持续壮大杰出人才队伍
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瞄准“3+6”新型产业体系,坚持全球视野、对标国际标准,实施“平台引人”硬举措,引进“卡脖子”技术领域杰出人才。截至2023年底,我校高层次人才总数达793人次,近五年增长了85.7%,高层次人才高地已成规模。2022年我校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中位列第五,其中人才项目全市第一,成绩显著。
齐俊桐,教授、全国劳动模范、**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天津大学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市工商联副主席,第十七届、十八届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年来致力于机器人、无人装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作,**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重点项目、**973项目课题负责人,出版专著1部,在JFR、AESCTE、RAL、ICRA、IROS等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专利优秀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电网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力科学技术奖、**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等。
二、创新引领模式,做强做优高端核心队伍
以创新团队为平台,打造“创新团队—学科—学院”联合育人的培养机制,强化高层次人才支撑引领作用,稳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人才。创新团队建设注重跨学科组建团队,聚焦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有组织地提升科研攻关能力,截至2023年底,创新团队已达54个,其中战略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吴明红教授2021年当选**工程院院士;重点创新团队带头人肖俊杰、彭艳入选**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程、材料、化学跻身ESI全球前1‰学科,获得**科技奖三大奖9项。
持续高质量推进“伟长学者”计划,发挥高端队伍的引领示范作用。着力打造一支既能在科学前沿、**战略需求或社会进步与发展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又能用自身精深学养为**和社会培养未来高层次人才的核心教师队伍,截至2023年底,“伟长学者”共计入选191人次,现有在岗“伟长学者”133人。“伟长学者”获**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学研究一等奖二等奖、**自然重大、社科重大、科技部重点等**级重要奖项共计56人次。
彭艳,教授、伟长学者、现任上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无人艇工程研究院院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带领团队研制的无人艇服务极地科考、南海建设、海上重大事故应急探测、水下考古等大量任务。发表论文180余篇,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
肖俊杰,教授、伟长学者、现任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致力于从运动锻炼保护心脏的角度发掘治疗心力衰竭的新靶点,提出了运动保护心脏的“一石三鸟”理论,代表性论文发表在Circulation、Nat Commun等杂志,牵头撰写运动锻炼与心血管基础研究的专家共识。
三、 优化梯队结构,持续开拓青年英才引育工程
依托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自2020年以来,累计已入选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64人,其中90%的人才聚焦于上海市重点建设领域,青年人才的占比达到97%。高层次青年人才总数536人次,为学校人才梯队的建设和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青年英才启航计划”。围绕学校“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的“五朵金花”和“五大阵地”等建设方向,助力有潜力的青年人才在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起步与腾飞,学校于2022年8月启动 “青年英才启航计划”,截至2023年底,共29个学院/部门的342位教师进入计划。入选教师以上海大学为第一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11部,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获**级及以上竞赛20余项,参与获得省部级**级教学科研奖项多项。
李梦姣,教授,**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研究方向为新型微纳信息器件和柔性智能感知器件设计与制造探索领域,为我国集成电路先进微纳技术节点的研发奠定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持。在集成电路先进微纳电子等领域发表顶级期刊40余篇,其中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有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Advanced Materials等。
四、对标“双一流”,高质量建设专任教师队伍
抢抓机遇、汇聚英才,高质量建设专任教师队伍。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2021年起实施优秀青年人才快速引进,开辟高效率引人路径,建立高质量用人标准。准确识变、主动求变,深度挖掘引才渠道,谋划人才专场招聘会、海外招聘会、青年学者国际论坛等,建立常态化、主动性、专场性人才招聘网;布局全球亚太和欧美,建立海外人才驿站;组织人才招聘,持续增强对世界排名前列高校人才的吸引力,学科结构不断优化,QS前200海外高校、985高校/中科院引进占比近90%。目前专任教师人数达3498人,较2018年净增长了480余人,为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竞争优势。
博士后队伍建设取得突破。2019年新增流动站1个,2023年新增流动站4个,至此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24个;2020年度博士后综合评估工作中,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考核优秀。不断优化博士后发展环境,支持创新创业,推动成果转化,其中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后陈杨获创业组铜奖、在第三届上海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2位博士后获得创业组优胜奖。至今我校有103人获得“上海市超级博士后”项目,较五年前翻两番。
金滔,讲师,上海市启明星计划扬帆专项获得者。主要从事软体机器人及其柔性感知方法研究,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子任务等**/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Nature子刊、IEEE T-RO等机器人领域高水平论文10余篇,形成ESI热点/高被引论文2篇。论文获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奖和2022年IEEE T-RO纪念傅京孙最佳论文荣誉奖,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22年上海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焦凯,特聘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框架核酸纳米结构及生物诊疗。2021年博士毕业于**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后。曾获“博新计划”和“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主持**自然青年基金项目,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
张小希,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罗马***晚期的政治史和社会文化史。2020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古典学博士学位。21年至23年初在上海大学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获上海市高层次海外青年人才称号,学术论文已经发表或即将发表于Classical World、Classical Receptions Journal、American Journal of Philology等英美古典学领域期刊(均被A&HCI收录)。目前主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
刘慧宽,讲师,民盟盟员,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诗礼文化与社会治理”重点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持人。兼任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传承基地办公室主任,**文章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在《**文学研究》《现代中文学刊》《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长期从事古典诗词与文言散文创作。曾获教育部、**语委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大学教师组全国一等奖、优秀指导奖。
车海龙,研究员,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浦江人才,主要从事大分子自组装和生物医用高分子的研究。2019年获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19—2021年在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加入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系,现为学院青联分会会长,化工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同时担任《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青年编委,主持**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获批上海大学本科生书院导师实践项目(重点)和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在环化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评估、学科点专业核验工作及化工博士后站申请获批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
陈杨,博士后,上海市青年创业英才,合作导师吴明红院士。自主创办上海摇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获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组铜奖,第八届**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
五、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能级
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不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价改革模式,进一步突出多元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实施代表性成果评价。至2023年底建立健全了涵盖教研、教学、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实验技术、三馆、思政、党务、高教管理、艺术创作等10个大类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体系。对标一流高校,深化分类评价改革,近5年职称外审通过率显著提升。
打造全周期的教师成长赋能体系。为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协同多部门,完成修订《上海大学王宽诚奖教金管理办法》《上海大学管理服务创新奖评选办法》《上海大学校长奖评选和管理办法》《上海大学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奖实施办法》,合力打造创新争先的干事氛围。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全方位、全周期赋能教师发展。加强培训,助其“站上讲台、站好讲台、站稳讲台”。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代表,其中张建华获得首届上海市杰出人才;任忠鸣获上海市教育功臣提名奖;吕康娟获第18届霍英东教育教学奖二等奖;纪莺莺获第17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三等奖;顾晓英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张云中等24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王晴川等25人获上海市育才奖;钟云波等3人、《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编辑部等3个集体获上海大学校长奖;李常品等25人获上海大学王宽诚育才奖,马汉阳等61人获上海大学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奖。
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人事治理。开发“招聘—报到—录用”集成化流程,实现引才用才一网通办;完成全口径聘期考核模块,为人事和劳动关系法治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贯通数据流,创建人事业务场景—请假和考勤系统、特殊协议管理、业绩绩效平台等,助力人事治理的科学化和数字化水平。
“追卓越、创一流”,持续优化岗位绩效管理改革。2020年起实施岗位绩效管理改革,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追卓越、创一流”为目标导向,以岗位价值和业绩贡献为主要依据,建立有利于激发教职工积极性,激发学院(系)干事创业动力,形成协同治理的校院两级岗位绩效管理与收入分配体系。经过三年的持续推进,面向绩效的管理岗位模式已基本形成,推动人事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和学校整体绩效业绩快速提升。
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人事人才队伍发展事业将持续迈上高水平。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拓展优秀人才的集聚效应。“以才引才”,强化交叉融合,集聚世界一流人才;“平台引才”,实施高峰国际联合实验室培养计划,推进国际化协同中心建设;“以会引才”,进一步夯实学院和学科的人才提升;“快速引才”,抢抓机遇加大人才竞争力;优化博士后发展环境,打造青年科技人才“主力军”;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综合改革,持续优化绩效改革方案,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持续推进伟长学者,切实发挥人才“头雁效应”,形成雁阵格局。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