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脉绵延千里。在空谧寂静的群山之中,千百年来穿梭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世代仰仗长白山脉慷慨的馈赠生活,也时刻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他们就是采挖人参的“放山人”。
东北地区对进山采挖野生人参这一行当称为“放山”。近日,一群来自越南、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刚果(金)等**的留学生来到“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深入体验“放山”习俗。“崔把头”热情地接待了这群留学生。“崔把头”是第四代放山传承人,其家传抬参已有约150年历史。据工作人员介绍,要成为“把头”,首先要品行高洁,因为德高望重之人才能得到大自然的馈赠。
“崔把头”向留学生介绍“放山”习俗
“崔把头”虽年近七旬,但依然精神矍铄。他热忱地向这群外籍青年讲解“放山”习俗包含的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抬参技术和各种禁忌等要素。这一整套习俗经千百年来历代“放山人”实践而初步“闯”出形成,经放山人师徒之间言传身教,世代相传至今。口头讲述之余,“崔把头”还亲自示范如何寻找和采挖人参。
留学生持亲手采挖的人参同“崔把头”合影留念
有教授自然有“考试”,但留学生们显然已被传承悠久的“放山”文化吸引,丝毫不怵“随堂测验”。“崔把头”模拟发现人参后高呼“棒槌”,留学生们争相以“行话”回应。在接下来的抬参体验环节,多名留学生积极踊跃参与,相互默契配合,小心翼翼采挖,最终成功地挖掘出一根品相较完好的人参。
在介绍“放山”习俗的最后,“崔把头”特别强调要“养山护山”。老者手捧泥土,将参籽埋至原处,“这是为了长白山的人参能够生生不息”。经过时间长河洗礼沉淀的“放山”习俗,质朴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本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早在千百年前已被“放山人”领悟、实践并代代相传,进而升华为一种独特的人参文化,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显示出鲜明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