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一碗羊肉面、一杯老酒,一身汗,爽!”
上周六凌晨5点多,宝山大场镇的尧尧羊肉馆门外,74岁爷叔沈老先生和一帮老食客们抿一口自制杨梅酒,夹一块白切羊肉往嘴里塞,“这家的白切羊肉已经吃了十几年,只要它开门,每天凌晨3点50分到4点之间必来,等5点开始营业,风雨无阻。”
尧尧羊肉馆是一家已经传承了三代人的本地知名羊肉馆。羊肉馆第三代传人陈蓓告诉记者,羊肉馆每天早晨5点开始营业,老食客们总是4点多就来,曾经有位客人凌晨2点就来了,往店里的板凳上一躺,先睡一会,等到5点开吃。
凌晨就来等营业羊眼睛等“稀有物”要早点来抢
“今天是3点50分到的,十几年了,从他们在沪太支路的店一直到沪太路这里,天天4点左右来。”周六凌晨4点50分,记者来到尧尧羊肉馆时,沈老先生已经在羊肉馆门外喝茶喝了一个小时,门外还有约10个和他一样的老食客,他们都是因为爱吃同一家羊肉馆的羊肉而结缘的朋友。
三伏天,天气炎热,这批老食客们比往常来得更早一点。
“天气热,一边喝老酒,一边吃热气羊肉、羊肉面,一歇歇就一身汗,所以稍微早点来,一般吃到6点半、7点左右回家,再往后面就太热了。”被吃客朋友们称为“老克勒”的俞先生是凌晨4点三刻到的,“老早上班的辰光,没法天天来,一个礼拜来吃两三趟,退休以后基本天天来,已经12年了,风雨无阻。”
72岁的俞先生有早晚喝白酒的习惯,“一般早上4-6两,晚上也是,一天大概1斤白酒不到一点,42度的。早上就着热气羊肉吃,特别爽,开心!我叫老婆和我早上一起吃羊肉,她不高兴,说一个女的,露天坐着吃羊肉,她接受不了,宁愿遛狗。”俞先生指着远处的身影对记者说,“喏,就是刚刚牵着狗走过去的,我老婆。”
正说着,另一位老食客凑上来。“这家的羊肉,我20多岁吃到现在,今年54岁,吃了28年,就是它开业到现在28年。”这位老食客姓马,自称从静安区骑助动车过来,“其实没多少路,是静安区沪太支路交城路,就大场镇隔壁,哈哈。”
凌晨5点,这帮老食客们基本都到齐了。年纪最大的蔡老先生84岁,因为年纪大了,他不是天天来。他们大多数都住在大场镇或者大场镇周边,只有一个老食客住得最远,在上海火车站,骑助动车要半个小时。
因为都是老烟枪,为了不给老板找麻烦,所以他们都坐在店外面吃,有时候外面的桌子不够了,他们就自己搬桌椅到外面,“又想吃羊肉,又要吃香烟,在店里吃,个么其他客人要投诉哇,给老板找麻烦,所以阿拉到外头来吃。”
店外面,老食客们早早赶来喝茶聊天;店里头,也早已有人在排队。排在第一个的客人是凌晨3点多到的,“这家的羊肉已经吃了好多年了,因为平时要上班,所以周末来的多,来晚了要排一个多钟头,所以就早点来。”
排在队伍里的,大多数是60岁朝上的老年人,但也有三十来岁的年轻人。“网上搜到的这家羊肉馆,前几年第一次来,吃过以后觉得好吃,后面就周末会来排队买回去吃。”30来岁的施先生和爱人一早也来排队。
凌晨5点,老板娘准时走进切配间,开始给客人们切羊肉。天天来的老食客们有一个VIP待遇——可以不用排队,老板娘早已记住了每个人的爱好和每个人吃多少,有的人是纯的一份羊肉,而且指定羊肋排下面的肉,肥的,带皮;有的人是拼盘,羊肉、羊肺、羊肚、羊眼睛和羊舌;有的人吃35元,有的人40元。“老板娘都知道的,如果哪一天要加5块钱,我们才会去跟她讲一声,如果不讲,就是老规矩,把钱从窗口塞进去就行了。”俞先生说。
同桌另一个老食客说,“早来还有一个原因,羊眼睛、羊舌头少,早点来才能吃到,羊眼睛吃起来像皮蛋,羊舌特别香,还有人喜欢吃‘羊蛋’,大多数人受不了,膻味重。”
10多分钟后,切好的羊肉陆续端了上来,老食客们开始倒酒。“三伏天,一定要吃羊肉、喝老酒,排汗,这也是老规矩。”他们一边碰杯一边和记者唠嗑吃羊肉的种种好,也在商量下次组织到哪里去白相。
羊眼睛是“稀有物”,早点来才能吃到
6点,排队的人已经有约20人,一位老阿姨从闸北公园坐车过来,“羊肉到处都有卖,但是这家好吃,路是有点远,还好我不是天天来。”老阿姨找了张凳子,坐下来排队。
“别看人不多,但是每个人要买好几份,所以6点钟来,就要排一个多钟头才能轮到。”老食客们说。
6点一刻,马先生吃完了羊肉,起身去上班,满脸汗水,淌淌滴。
“三伏天是店里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候,比大寒天还好,特别是周末,排队从店里一直排到店外面,从早上5点开始一直排到下午2点堂吃结束,客人里远的有青浦、闵行过来的,跟我们说倒了几趟地铁,还有南京来的,说是听朋友推荐的。”尧尧羊肉馆创始人、78岁的邱金凤奶奶说。
“曾经有个客人,凌晨2点就来了,往店里板凳上一躺,先睡一会,然后等到5点营业。”陈蓓说,店里基本24小时有人,她和老公常常深夜下班,两三个小时后,也就是第二天凌晨一点左右,父亲陈尧和母亲就会过来,为当天的营业开始忙碌,“剔羊骨头,筋什么的要弄干净,各种准备工作。”
凌晨5点多,队伍已经从店里排到了店外
下午2点泡好澡,爷叔打包白切羊肉回家
如果说凌晨四五点就赶来,等羊肉馆开门营业,并且无论严寒酷暑,风雨无阻是一种真爱;那么,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顶着户外40多度的高温来吃羊肉,是另一种真爱。
上周四中午,虽然不是周末,但是店里仍然有不少顾客。空调和电扇都开着,但还是有点热,有人一边吃一边擦汗。下午1点,市民周女士带着先生和三四岁的儿子特地从普陀区开车来吃羊肉,“我们是听父母说起这家羊肉馆的,大概三四年前开始来吃的,不是每天都来,但一年也要来好几次。”
中午,顶着40度高温来吃羊肉的食客
潘女士则带着姐姐和儿子一起来,“几年前开始到这里来吃羊肉的,当时是想吃羊肉了,就在网上搜,看到这家评价不错。那个时候住在真北路,还要换乘一趟地铁才能到,现在搬家到附近了,方便了。”
潘女士说,三伏天出汗多,所以要补充能量,吃羊肉。儿子小杨是第一次来堂吃,“以前都是**买了带回来,今天第一次堂吃,可以说是伏天吃羊肉,也可以说是贴秋膘,已经立秋了嘛,等会吃完,我还要去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下午2点,堂吃结束,不过外卖一直要做到傍晚6点。姜先生满头大汗跑来买羊肉,“刚刚对过汏好浴,买点羊肉回去吃,退休了,就这点享受。”
说起大场羊肉,姜先生如数家珍,最早几家羊肉馆、每家的特色是什么、哪家胜在市口好、哪家味道好,了如指掌,“阿拉都吃过的。”
专门来买羊肉回去吃的客人
传承三代人,专心做好白切羊肉
时常有客人问老板,“你们为什么只有白切羊肉,为什么不做红烧羊肉?”
“不要做的太复杂,专心做好白切羊肉就够了,做多了,什么都做不好。”奶奶邱金凤非常坚持用心做好一件事。
她向记者讲述了羊肉馆开创至今的故事,“我母亲一直都做点小生意,所以可能我们家族都有点做生意的头脑。当年,我阿姨家先开了一家羊肉馆,也是大场镇很有名气的羊肉馆,那时儿子、儿媳妇也没有什么好的生计,所以就想着要不也开一家羊肉馆。1996年,我们在大场西街一个小门面开了店。2008年,正好有合适的店铺,就搬到了沪太支路。2017年,搬到了现在的店址。”
28年过去,虽然店铺地址几经变更,但白切羊肉制作技艺传承至今。邱奶奶说,大场白切羊肉做得好有几方面是关键,一个是选材,选用的是2-3年羊龄的绵羊;一个是烹煮羊肉的器具,用的是铁锅+木桶,不用锅盖,用竹篦和石板压在羊肉上,保证在烹煮过程中,每一块羊肉都浸润在汤汁里。“老汤”是大场白切羊肉美味的秘诀所在,烧之前,半锅老汤舀出,再加一半清水,如此反复。“看,这就是烧羊的木桶,烧的时候一层厚厚的羊油盖在上面,就好像一个高压锅,所以不用盖锅盖,烧好了就焖在里面。”邱奶奶领记者去厨房看巨大的木桶和里面多年的老汤,“大火烧开以后转中火,再焖,整个过程要十多个小时。”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十多个小时的煮、焖后,羊的浓香已浸入了肉中,化入了汤里。出锅后的处理也十分重要。邱奶奶说,用长柄抓钩捞出放入盘中后,儿媳妇负责剔除每一块碎骨,翻盆,羊皮朝上,清洁整理,“这些工序都要自己人来做,请人是做不好的。”
煮羊肉的铁锅+木桶,里面是多年的老汤
28年过去,大场白切羊肉制作工艺从奶奶邱金凤、父亲陈尧手中,传到了第三代陈蓓手中。
如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陈蓓坦言,7年前从华东理工大学毕业时,也有过迷茫,到底是去外面公司里上班,还是留在店里帮忙,“其实当初毕业后也出去工作过一个月,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感觉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那个时候正巧店里搬迁,事情很多,奶奶跟我说,‘不如索性辞职来店里干,店里每天发生的事情、面对的顾客、看到的社会百态不比职场少,也能锻炼各方面能力’,于是我抱着美好的憧憬,开始学习怎么切配羊肉,怎么和顾客打交道。”
如今,大场白切羊肉制作技艺已成为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家三代人每天围着店里转,守一方天地,让这碗人间烟火传承下去。
奶奶、**和陈蓓(资料图)
大场得名于宋代在此设立的盐场,当时韩世忠的军队也在此驻扎。盐民和将士当中有不少人来自北方,北人喜食羊肉,食羊之风遂在此地传播开来。明清时期,大场地段商贾繁盛,羊肉生意兴隆,大场白切羊肉制作工艺也于此时形成。20世纪初,大场老街尚有三家门店,几十年后的今天,正宗的大场羊肉只剩“尧尧羊肉馆”一家。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周到APP
相关作者:郁文艳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晓川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