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传统节日。作为一个在古老观象授时阶段就萌生的重要节日,其星象基础是农历七月南北垂直的银河及其东边异常明亮的织女星,它们是由夏入秋的天文标志。由于分野的存在,七夕节在江南地区格外受重视,发展出独特的神话与节俗。

七夕节的天文源起

农历七月是秋季第一个月,夏代历书《夏小正》记录七月的经典天象是“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七月初夜晚九点左右,从黄河流域坐北朝南的房屋中仰望星空,会欣赏到“银河落九天”之景。在银河以东,靠近天顶的位置,一明二暗3颗星呈三角形排列,这便是织女星。织女星的主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也是北天第三亮星,因此很早就引起了先民的关注,与正南北向的银河一起成为秋季开始的天文标志。

织女星在早期星象观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天文学和神话叙事中都有较高地位。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作者之一的石氏认为明亮的织女三星预兆“天下和平”。《史记·天官书》将织女星称为“天女孙”。因其重要影响,织女星还在实际应用中成为三角形的代称。《墨子·杂守》给出的道口防御建议中,就包括按照织女三星的方位修筑三个可以互相救援的岗亭。

后来,随着天文历法的发展,古人重新建构了主要由黄道带附近的星官组成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体系,离黄道带较远的织女星由主星降为了辅星,成为北方玄武象牛宿诸星之一。星官体系变化后,以织女星定季节的星象知识渐不为人所知,但七夕节与织女星的联系依然口耳相传,由此产生了解释两者关联的需要。受传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基本生产模式的影响,织女星与隔银河相望的牵牛星被赋予了人间夫妻的象征意义,织女、牵牛神话被视为七夕节的起源神话。

天文历法的进步减少了民众对观星象定时间方法的依赖,但同时也阻碍了星象知识在民众间的传承。随着七夕星象传承知识的混乱,织女星与女宿、牵牛星与牛宿在七夕神话和节俗中都曾被指为织女和牵牛。而在江南地区,织女一般指向女宿,牵牛一般指向牛宿,这与江南地区的分野相关。

大约在春秋战国开始,人们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使它们互相对应,这便是分野的观念。可以说某星是某国的分野,也可以反过来说某地是某星的分野。星宿的分野有些按照诸侯国来分配,也有些按州来分配。根据《淮南子•天文训》所记,斗宿、牛宿的分野是越国,女宿的分野是吴国。根据《史记•天官书》所记,斗宿的分野是江州、湖州,牛宿、女宿的分野是扬州。总的来看,北方玄武象牛宿、女宿的分野就是江南地区。分野观念意味着牛宿、女宿的变化将影响江南地区的人和事,因此牛女神话和七夕节对江南民众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从结合到分离的江南牛女婚姻神话

女宿由4星组成,在织女星之南。女宿是一种简化的称呼,在古代文献中,女宿被称为婺女宿或须女宿。浙江金华古称婺州,便与其属于婺女星的分野范围有关。牛宿共6星,虽然其诸星皆是3-5等的小星,但牛宿一曾是**历史上最早的冬至点。

以女宿和牛宿为星象基础的江南牛女神话曾演绎出与众不同的情节。

西晋文学家陆机是吴郡华亭(今上海)人,他的《拟迢迢牵牛星》是江南地区较早叙述牛女神话的作品。“昭昭清汉晖,粲粲光天步。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华容一何冶,挥手如振素。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跂彼无良缘,晥焉不得度。引领望大川,双涕如沾露。”此诗与汉代古诗《迢迢牵牛星》的情调基本一致,讲述的都是织女、牵牛之间的爱情悲剧。但陆机之诗对两星位置的描述与实际星象并不符合,也就是说,随着七夕传承的天象知识的混乱,织女、牵牛已经失去了真实星官的身份,成为神话人物。

《迢迢牵牛星》和《拟迢迢牵牛星》都仅仅讲述了织女、牵牛分离之事,与后来我们熟悉的以牛女相会为主题的七夕神话有较大差距。而牛女相会神话的产生地正是在江南地区。南朝时期吴兴故鄣(今浙江吉安)人吴均所写的《续齐谐记》对牛女相会神话的产生进行了解释。《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期得道成仙的成武丁长期在人间居住,有一次与其弟辞别说:“七月七日,织女下嫁牵牛,诸仙都要上天,我也被召。”此后民间就流传着织女七月七日下嫁牵牛的神话。根据《续齐谐记》所记,在成武丁散播织女下嫁牵牛消息之前,也就是东汉以前,民间并没有织女、牵牛相会的说法。在成武丁应召上天参加织女、牵牛婚礼后,民间才产生了织女、牵牛相会的神话。《续齐谐记》是志怪小说,因此成武丁散播牛女七夕相会之事并非真实的历史,而是一则用以解释七夕与织女、牵牛之间联系的解释性神话,该神话长期在江南地区流传,后来被江南人吴均记录下来。从内容来看,南朝时的江南地区流行的牛女神话是七月七日织女、牵牛缔结婚姻的神话。

到了宋代,江南地区流传的牛女神话主题从结合变为了分离。宋代龚明之在《中吴纪闻》卷四中记载:“昆山县东三十六里,地名黄姑,古老相传云:尝有织女、牵牛星降于此地。织女以金篦划河,河水涌溢,牵牛因不得渡。今庙之西,有水名‘百沸河’。乡人异之,为之立祠。” 神话记述虽较为简略,情节却相当独特,织女、牵牛分离的破坏力量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织女用金篦划出汹涌的河水,牵牛无法渡河,二人就此分离。《中吴纪闻》所记牛女神话似乎是《续齐谐记》的续篇:织女奉旨下嫁牵牛后,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因此织女划出河水,主动结束了这段婚姻。此种情节的出现大约与江南地区女性地位较高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江南牛女神话在长期流传中渐与地方风物相结合,成为地方传说,《中吴纪闻》中的牛女神话也可以视作一则解释百沸河及牛女庙来历的地方传说。这是牛女神话在江南地区长期、广泛、深入传播的结果。

多样化的江南七夕节俗

七夕节在牛宿和女宿分野的江南地区备受重视,产生出一些独特的习俗。其中虽不免有一些神秘化的内容,但总体来看表达了江南民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南宋周密所著《武林旧事》记录说当时杭州民众过七夕节时,流行的节日食品是果品和茜草根所染的卤鸡,还要供奉名为“摩睺罗”的泥塑人偶,并将蜡制成的大雁等水禽漂浮在水上。到了七夕节的晚上,女性们对月穿针,饮酒为乐。她们还将蜘蛛放在小盒子中,根据蛛网的疏密判断得巧的多少。**们穿着半臂荷叶衣,手持荷叶,打扮成摩睺罗的样子。摩睺罗相传是源自佛教的神灵,七夕节供奉它具有求子的含义。大雁等水禽则象征夫妻恩爱。可见,南宋时江南七夕节已经是一个以求偶、求子和乞巧为主要内涵的女性专有节日。

到了明清时期,七夕节俗内容愈发多样,与敬老、占卜米价有了紧密关系。清代苏州府人顾禄在《清嘉录》中记录说:苏州府民众过七夕节时必食巧果。巧果以面粉与糖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将面团绾成麻绳结的形状,用油炸至酥脆,这种巧果俗称“苎结”。苏州府民众验巧的方式也很独特,颇有科学性。七夕前一晚,他们将沸水和冷水一起盛在杯里,放到院中,经过第二天的日晒,水面上会生成一层“膜”。将若干小针投入水中,针便浮于水面,而后通过针在水底形成的阴影轮廓,可以检验投针人的巧拙。其科学原理是:日晒导致水表面部分水分子蒸发,密度降低的表面水分子之间引力反而增强,由此形成较强的表面张力,质量较轻的针因此能浮于水面而不沉底。苏州府女性还喜欢在七夕时用凤仙花汁将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甲染红。相传,如果染的红指甲能够保持到春节不褪色,让家中长辈观看,可以使他们眼睛不花。七夕过后,苏州府民众还习惯通过观看银河的明亮和昏暗,预测米价的高低。银河昏暗代表米价将涨,银河明亮则说明米价会便宜。

总之,江南七夕神话和节俗有着深刻的天文学渊源,又与江南地区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七夕文化,体现了江南文化兼收并蓄、细腻雅致、善于创新等多种特征。

(毕旭玲,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