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的露天阳台蝶变屋顶花园;文化场馆顶层打造“奇幻天台百老汇”;迎着城墙门洞里的“穿堂风”,看露天电影、打卡艺术装置……近期,南京多个区利用露台、天台、城墙门洞等公共空间,打造夏日文旅消费场景。这些上“天”入“洞”的城市“边角料”有了新价值,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小确幸”。
不只是南京,这两年,许多城市都开始在城市“边角料”上“做文章”,打造“金边银角”与“诗和远方”:在上海,垃圾清运车**点摇身一变,成为占地达1.5万平方米的洛克中环篮球公园;在北京,海淀区田村地区不仅被改造成休闲空间,还开出了一扇传承该地历史文脉的“小窗口”;在南宁,城市桥梁已使用的桥下空间达到48处;在香港,寸土寸金的皇后大道东,仅汕头街休憩处所在的那条不过数百米的街道上,就参差错落着近10个袖珍公园……
城市以“边角料”为切入,建设更加绿色、生态的街区,打造更加鲜活和多元化的场景,不仅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用情用心,从细节处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为品质生活、宜居城市增色,而且让居民在家门口随处就能休闲娱乐并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传递绿色理念,甚至可以通过在这些载体内组织自然课堂、环保科普活动,让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无论是从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出于城市空地越来越少的现实考量,城市更新都在转向“精雕细琢”。地面零碎空间从被闲置、忽视,到变身一个个形态多样的“口袋公园”,桥下空间从以往无人问津,到开发出多种功能,公共空间比如屋顶、天台等也都被“活化”利用……这些城市“边角料”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盘活,不仅体现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也为回应民生期盼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操作空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城市“微更新、微改造、微创意”的过程中也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不少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普遍征询民意甚至邀请居民通过“旧物置换”“旧物更新”等方式参与其中,城市中的人们不再仅仅是这些公共空间改造的“见证者”和蜕变后的“使用者”,而是自主性参与,成为“创意者”和“实施者”。城市通过“边角料”的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们更多地参与到城市、社区建设之中,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多样多层次需求。
(黄欢)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