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难耐?浙江正在选育不怕热的奶牛

来源:农民日报

每到夏季,奶牛场总会出现令人烦恼的问题——奶牛产奶量降低,特别是在气温更高的南方地区,产量下降更加明显。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问题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热应激导致奶牛生理代谢紊乱,奶牛吃得少了。”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杨章平解释,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饮水量增加、体温升高,这些反应会导致奶牛的采食量减少,进而影响产奶量和繁殖率。环境温度从25℃升到27℃时,奶牛采食量开始降低;当环境温度达到40℃时,奶牛采食量仅为适温时采食量的30%~50%,从而导致产奶量大幅度下降。

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有明显影响,除了降温措施,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奶牛不怕热呢?

近年来,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着力打造南方地区特色种牛培育基地,探索培育耐湿热、高繁、产奶年限长的优质奶牛新种质,并利用胚胎工程技术,推动良种扩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22年10月9日,实验室成功培育出首例浙产遗传改良“胚胎牛”。“通常一头母牛一年只能生产一头小牛,通过胚胎移植技术能让优秀母牛超数排卵,再通过人工授精技术,一头母牛便可产生十几或者几十枚具有高产潜力的胚胎。再将这些胚胎移植到其他母牛体内‘借腹生产’,便能够快速培育具备高产潜力的奶牛群体。”实验室主任朱立科介绍。

目前,实验室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已累计获得1000多头“胚胎牛”,生长发育良好,已达到繁育状态。“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这些‘胚胎牛’比普通奶牛更耐湿热,更适应南方的养殖环境,依据相关数据推算,预计产奶量能达到13吨/年,比相同环境下的普通奶牛产奶量高出25%左右。”朱立科说。实验室计划通过对优质种质资源的快速扩繁,将优质的群体资源推广至南方大部分奶牛养殖地区,能够有效推动南方奶牛养殖业的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

“胚胎牛”的基因来自排名前1%的优良奶牛群体,而要找到前1%的优良牛群,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测定采集工作。

在浙江省泰顺县云岚牧场,记者看到每头奶牛耳朵上都挂着“标签”,这是奶牛的专属“身份证”,上面记录有系谱、出生日期、生长发育等基本信息,一方面方便牧场通过数字化系统对小奶牛开展科学喂养;另一方面,这些牛群信息也是重要的育种数据,为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加快育种进展,实验室成立了浙江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建设了中国南方荷斯坦牛数智化育种平台,测定收集牛群泌乳、繁殖、产奶年限、DHI、健康等性状表型数据。目前该数据库共纳入中国荷斯坦牛8万余头,数据覆盖系谱情况、繁殖性状、长寿性状、产奶性状、体型外貌、后备牛生长性状等方面,各类数据共计达到640余万条。

基于这一数据库,实验室得以筛选出生产性能优良的母牛,培育适合南方气候的优质核心奶牛种群。此外,实验室通过全基因组SNP基因型芯片测定和遗传评估,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奶牛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不仅提升了奶牛育种的精准度和效率,还为我国奶牛种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该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由浙江大学、泰顺县人民政府、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以浙江中星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是浙江省唯一一家以奶牛种质创新为主题的科创平台。(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少斐 杨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