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保护区内,满目橙黄橘绿。游客熙攘的十全街上,来自全国、省、市、区的四级政协委员代表,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city walk。刚落户十全街商圈的连锁奶茶店“茶颜悦色”,对他们有何启示?藏在古典园林里的婚姻登记处,为何引发了委员们关于人文经济学的讨论?近日,记者跟随“新征程·政协行”采访团来到苏州,观察当地如何通过全国政协委员基层联系点推动四级委员联动履职,架起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桥梁纽带,在委员“服务为民”的鲜活实践中,助推古城保护和人文经济融合发展。


十全街

十全街“2.0版”的期待

推动“品牌化”打造和“软实力”提升

“十全街的网红店、宝藏店不少,但像茶颜悦色这样,开业后持续引发排队热潮的现象,确实不多见。”走访调研中,委员们听到不少当地商户言语中透着羡慕。city walk结束后,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苏州市委会副主委、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宋青在四级政协委员专题协商会上,在分享她对十全街“2.0版”的期待时,聊到了“茶颜悦色”品牌成功背后的小故事。“到湖南出差,‘茶颜悦色’会被作为餐后饮品,当地领导还会如数家珍般向大家作细致推介。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苏州市民在茶颜悦色新店门口排队等候

十全十美的十全街,成了热度爆棚的“街霸”。宋青认为,如果说“1.0版”解决了成功引流的问题,那么,“2.0版”的十全街,要趁热打铁,把“流量”变为“留量”,进而变为“含金量”,要更多地在“品牌化”打造和“软实力”提升上多下功夫。

尤其要在培育和打造在地商业“爆款”品牌上多多发力,才能“留得下”“留得好”“留得长”,要以“品牌化”的“长尾效应”来持续提升“含金量”。除了要具有较强的“客户黏性”和行业影响力,更需要具备深度的姑苏IP特质,要植入满满的姑苏基因。“我们去西雅图,都会愿意去星巴克首店喝一杯咖啡,因为只有在那里,才有机会看到星巴克最原始的棕色双尾美人鱼标志,这就是品牌同地方深度绑定后,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宋青告诉记者。

宋青对成功引流之后的十全街,如何打造“2.0版”的关注,引发现场多名来自基层一线委员的共鸣。在宋青看来,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Z世代青年,在消费时更注重情绪价值的体验。创造性转化赓续文脉,创新性发展活化传承。宋青建议:“要进一步清晰定位能够统筹全域的姑苏IP。2500年积淀,让我们拥有了太多的IP选项。要对古城品牌形象进行梳理凝练,优中选优,明确能够统筹全域的姑苏IP,并且确定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要在塑造品牌价值上实现‘握指成拳’的聚合力。”

产业“托举力”的提升

推动多元力量参与古城保护有机更新

“许多热门影视剧如《孤舟》《都挺好》都在苏州取景,但大部分游客往往只是来取景的地标打个卡就走了,‘热度’转化率不高,这是很可惜的!”专题协商会现场,一名区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宋青认为,深层次看,反映了我们把“热度”转化为“价值”的产业“变现”力不强,问题的根本在于,产业“生态圈”不完善,“流量接不住”!如果产业链构建延伸不足,那么,再大的“蓝海”,我们也只能“望海兴叹”。

随着古城保护更新的深入推进,资源整合成效日益显现,但是,产业的“托举力”还没有及时跟上,客观上制约了发展效益和效能的提升。有“物业”更要有“产业”,要强化产业发展“生态圈”的打造。

“多元力量”的背后,实质是资本,撬动资本需要产业,这是基座和底盘。如果,整合资源所投入的成本无法被产业消纳,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活化利用公益为主,业态供给不够丰富,“造血”功能强劲的产业支撑不足,产业资本对接“端口”不畅,可能是当前较为突出的短板。把“物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整合资源和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应该齐头并进。


耦园婚姻登记点

以婚庆产业为例,姑苏区坐拥虎丘婚纱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婚纱礼服集散地和采购中心,还守着耦园婚姻登记处这座“金矿”。宋青向记者介绍,自2022年七夕起,耦园成为苏州特色婚姻登记服务点之一,颇受年轻人欢迎。身着传统服饰、徜徉山水园林、许下爱的誓言。一起走过的长廊、看过的花窗,古诗词里的浪漫仿佛被一页页翻开。耦园百年爱情故事,由当代年轻人续写,打造甜蜜产业“生态圈”,有着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

“90后”“0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力,这代人,在互联网思维下长大,他们的理念,结婚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场展示自我的“秀”,婚庆微电影的时代已然到来。苏州姑苏区实施婚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可以把打造婚庆微电影影视基地作为亮点特色,既能盘活“物业”,更能延伸“产业”,还能打造人无我有的特色化婚庆产业IP(产业发展的品牌塑造也需要“特色化”的IP定位)。拍婚庆微电影,短则两三天,长则五六天,就不会只是逛一逛街的消费,就有可能“购、影、礼、宴、住、游”全套了,这就是一篇“大文章”!

宋青认为,在推动多元力量参与古城保护有机更新中,打好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延伸的“组合拳”,通过全域品牌化运作,强化上下游协同合作和价值传递,激活“物业”和“产业”叠加对引流资本所产生的撬动作用,以产业“托举力”的提升来吸引多元力量的参与。

发挥委员专业优势,将履职切实转化为人文经济学的基层实践。苏州政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今年年初闭幕的苏州姑苏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区政协委员陈秀雅提交的提案《从人文经济视角加快提升十全街品质的建议》,成为今年的重点督办提案。半年来,全区及属地街道聚焦十全街改造更新这一项系统工程,从人行道板改造、景观节点铺装、立体停车库建设、街区宣传引流等方面,列出了一项项任务清单,分批次分时段开展实施。

“2023年以来,苏州市政协党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走访调研培育提案工作的方案,邀请所联系界别委员,赴有关党政部门实地走访调研,引导每个界别形成1至2件高质量集体提案,转化为重点督办提案、重点协商课题、重要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成果。26个界别培育形成了85件有价值、有分量的集体提案。”该负责人表示。

四级委员协商座谈会现场

发挥界别委员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成为江苏各地一道靓丽的风景。近年来,苏州、扬州等地政协利用四级委员协商座谈会的形式联动履职,就社会治理、民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为各级**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探索构建区域协同的立体化民主监督体系,增强民主监督整体合力。


坚持市县一体联动,共同围绕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从不同层级、不同区位多角度地反映问题全貌全面,尽可能调动更多力量合力推动问题解决。南通、常州、淮安等地政协建立“委员联络站”,方便委员深入基层就近开展监督。同时,江苏各地政协积极推动民主监督重心向一线下沉、触角向基层延伸,依托委员工作室、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社情民意联系点,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开展日常监督,主动解疑释惑,及时化解矛盾,积极推动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樊玉立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