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中国已经有了15年的合作基础,培养了100多名研究人员。”在法国鲁昂高等工程师学院校长艾蒂安·克雷看来,中法合作能够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接下来,他还将促进学校与江苏高校、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通信工程、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合作。10月28日,2024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在河海大学开幕。本届交流周活动吸引了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63所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和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二级巡视员席茹
“江苏有条件、有基础也有能力成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的排头兵和主阵地。”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二级巡视员席茹说,接下来要加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设,深化开放合作伙伴关系,开放融合,共育拔尖创新人才,共克产业发展难题,共享科研转化成果,直面全球性挑战,汇聚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同时,要聚焦产业需求,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范式转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合体,由企业出题、联合体协同答题,共同推动企业与高校的双向奔赴。
“我相信,大家聚集在这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培养能够在复杂多变、以技术为基础的全球经济中发挥引领作用的毕业生。”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校长纳里曼·法瓦尔丁发现,高校研究往往更侧重于创造新知识和新理论,甚至会开辟全新的行业。高校研究如果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可以产生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并可以成为技术进步的引擎,“未来将加强高校间、高校与行业间的研究合作,在高校和产业之间建立起强有力的伙伴关系,以确保高校适应产业的需求,帮助高校构建真正满足需求的基础研究,也为行业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
现场,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江苏高校与加纳海岸角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法国安迪苏集团等国外高校和企业共签署了7项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协议。合作项目领域多点开花,河海大学将与海岸角大学共建中国—加纳港湾保护与开发联合实验室,南京财经大学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共建海外联合研究院,南通大学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共建肾脏病中心等。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涌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涌说,希望各方在搭建并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上争当典范,让更多高水平科研信息、科研人才和科研成果在平台上凝聚交汇,融合发展。同时,各方在完善教育国际交流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扩大合作领域,全面深化人才共育、队伍共建、科技共研、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在交流合作中结出丰硕成果。此外,希望各方在提升合作成果转化效能上作出示范,中外高校充分发挥优势,合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堵点,探索高校科技成果国际合作、转移转化新路径。
江苏—法国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成立
江苏—葡语国家高校合作联盟成立
开幕式上,江苏—法国高等教育合作联盟、江苏—葡语国家高校合作联盟成立。同时,为提升学生的国际学术研究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所江苏高校现场聘任了一批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
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聘任仪式
近年来,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合作已结出累累硕果。现场,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十大合作成果重磅发布。其中,南京大学团队联合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科研机构,研发了高稳定性、低成本、本征安全、绿色环保的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和“胶体”液流电池,并采用透析膜显著降低电池成本,可有效满足GW级别的大规模长时储能应用目标;河海大学携手巴西亚马逊联邦农业大学、中拉一体化经贸平台,共同修复亚马逊地区退化土壤,提高农、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及粮食安全,预计2025年底,完成中国出口亚马逊地区酸性土壤修复产品500万吨,显著降低亚马逊雨林转换为耕地的需求;今年,由苏州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桑格研究所合作建立的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新引入了小鼠单倍体细胞库。该细胞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鼠单倍体干细胞基因突变库,其应用广泛,从抗体测试、药物筛选与靶点验证,到高效建立单基因和多基因敲除的类器官和小鼠疾病模型,大大加速了生物医药开发进程。
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
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说,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持续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同时积极实施各类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成立中巴智慧水管理海外中心,与波兰、匈牙利等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联合团队,聚焦重点领域,展开关键技术攻关,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国际产业育人资源向学校延伸,“相信高校科教资源在江苏这片产业高地上能释放更大的能量,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南京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多次出现在好莱坞的影片中,也出现在安徒生童话里、在英国的货币上,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代表和象征。江苏的国际交流合作,已花开遍野。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邱志强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邱志强表示,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活动是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期待中外高校共同用好交流周平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生互访等方面建立机制,推动国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帮助江苏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破解难题。
据悉,未来一周,交流周将围绕智能系统和大数据科学、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设备、大气科学、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环境工程、新能源及电气化交通等7个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举办7场国际学术专场活动,探求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激发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杨频萍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