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初级岗位被AI替代了,那么中高级岗位就没有了人员基础。


“居家办公带来作息时间安排的灵活性,反而提高了员工生产力与生产效率。”作为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皇家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分享着人工智能(AI)在工作中的应用与影响,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研究观点。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25日在上海临港中心开幕,皮萨里德斯教授成为上午主旨演讲5位中外诺奖或院士专家中唯一的非自然科学家。


众所周知,当前人类处于自动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庞大的数字力量驱动着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变化。在皮萨里德斯教授看来,尽管大量岗位自然产生或消失,在历史上是普遍存在的,但AI时代人们适应这样职位更替的难度变得更大了。

值得注意的是,AI对未来的改变几乎不可预知,广泛应用的时代即将到来,但皮萨里德斯作为经济学家认为当前AI的应用仍是非常有限的。根据其理论研究与社会调查,相比机器人技术对员工福祉的有利方面,AI技术并非如预期那样增加了员工福祉。他笑言,自己的调研结果并不会让所有人皆大欢喜。

他直言,多数雇主包括公共部门雇主,现在只是在简单层面应用AI,最主要是影像识别监控等,这甚至被用于军事冲突中。从雇员方面讲,员工除了担心AI对自己的“饭碗”构**机竞争,其实很担心AI的“不透明应用”,认为这样做降低了他们的工作质量。


从早期看,微软等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普及,极大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如今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社交网络、远程软件等也为公众所接受,成为提质增效的办公手段。然而,在AI接入这一系列平台后,尤其是视频会议等工具,介入过程监督和管理,工作时间之外的自由时间似乎不复存在。这成为皮萨里德斯等经济学家高度关注的研究对象,他也因此表示目前欧美部分企业试行每周4天工作制,值得探索与推行。

从压力过载到职业倦怠,“我们应当在追求生产力和效率提高的同时,同步追求员工身心健康等福祉提升。”在未来变局的不确定性下,员工幸福感调查显示,“失业”是最令人不快,甚至等同于卧床生病的因素。在大语言模型等生成式AI的冲击下,从**、会计师到***等,尤其是初级岗位,都感受到因新技术失去工作的“潜在威胁”。

让他更加有所忧心的是,通常这些职业的高级职位都是由初级职位而来的,也就是说先有初级人员,历经岗位历练和层级晋升,才发展为高级人员;然而,当初级岗位被AI替代了,那么中高级岗位就没有了人员基础——他设问:“这样一来,未来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高级管理人员呢?”事实上,皮萨里德斯发现,更多人总是关心AI拥有了什么更新更强的能力,而不是关心人与AI合作的能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他和团队通过对150万份招聘广告的数据分析,从中提取出3700种左右不同的技能。有意思的是,传统技能依然是主要需求,比如希望雇员发挥主动性,建立客户关系等。“这其实是人的优势所在,”他表示,即使IT行业也需要人际沟通,而AI还并不擅长人对人服务,比如针对老龄社会的服务业。

他建议,鉴于AI时代对人提出的新技术能力与软技能要求,雇主应当对雇员更多进行这方面的基本技能培训,此外还应使得**公共部门与高等教育机构明确这些“软硬”技能的需求清单,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方面的STEM基础。唯有如此,人才能在AI的世界拥有立足之地;否则,无法拥有相关新技能的人群,就容易产生新的就业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