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召开的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励大会上传来消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团队开展的“经导管主、肺动脉瓣置换技术的创新和体系的建立”荣膺科技进步一等奖。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技术因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已成为心脏领域治疗的第三次革命。团队研发的适用于我国患者高钙化、二叶式主动脉瓣特点的首个TAVR瓣膜已在国内应用万余例患者,得到良好印证。

据悉,相比西方人群,我国主动脉狭窄患者有其自身的特点:二叶瓣比较高、钙化程度重。数据显示:我国应用T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二叶瓣比例达40%,明显高于西方的5%。流行病研究也证实了这一数据。

主动脉狭窄传统治疗,需要心脏停跳、体外循环,风险高、创伤大、恢复时间长。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无需心脏停跳、伤口极小。团队根据我国患者特点,设计研发了适用于高钙化及二叶瓣的我国首个TAVR瓣膜Venus-A。

周达新介绍,首个TAVR瓣膜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高径向支撑力,在叶瓣及高钙化病变情况下,瓣膜支架仍能很好打开;其次是收腰设计,减少冠脉阻塞风险;最后是首创黄金标记点,易于术中瓣膜定位。

团队牵头《2015年的TAVR**专家共识》,基于课题组及其他国内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将二叶瓣列入TAVR相对适应证。相形之下,国外缺乏高径向支撑力瓣膜,在二叶瓣方面TAVR研究较为落后,直至2019年才有大样本临床研究。此后研究证明二叶瓣TAVR不劣于三叶瓣。团队还牵头的《2020年TAVR**专家共识》,在国际上率先将低危患者列入TAVR相对适应证,领先于欧美相关指南。

至今,团队已建立起适合我国患者的TAVR技术体系。针对我国主动脉狭窄患者高钙化特点,团队提出基于瓣上解剖的、小球囊扩张手术策略,明显降低起搏器植入这一并发症发生率;针对**人股动脉比西方人细的情况,则在**范围率先开展经颈动脉TAVR术。

基于Venus-A相关技术,团队还研发了适合RVOT扩大术后的自膨胀肺动脉瓣Venus-P。Venus-P采用创新设计,使用自膨胀支架,“双喇叭口”的设计可以防止移位,以此应对各种复杂解剖。16-34mm更大型号的Venus-P则可应对扩大的流出道。

目前,团队已牵头完成了Venus-P**上市临床研究,并撰写相关专家共识,建立相应技术规范。至今发表论文165篇,其中SCI文章19篇,牵头制定我国行业技术规范(专家共识)5部。

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的瓣膜,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其中,Venus-A于2017年获得**注册证,是**首个获批上市的TAVR 瓣膜,团队牵头的首个在进口TAVR 瓣膜Sapien 3临床研究,于2020年获得**注册证。至于Venus-P,则于2022年获得**及欧洲产品上市注册证。

自2017年起,中山医院每年通过举办全国规模最大瓣膜介入手术培训平台及**结构性心脏病学术周,将建立的TAVR技术体系向全国广泛推广,该培训平台受邀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 (IF= 36分)》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相关会议经验。Venus P也已在26个**推广,为RVOT扩大重建术后肺动脉瓣反流患者带来福音。这其中九成以上患者无法用国外球囊扩张瓣膜进行治疗。

数据显示,至今我国原创的TAVR技术体系已应用300多家医院近1万病例。价格上实现了很大优惠,国外器械每套29万,**器械20万。

专家最后表示,相比美国我国TAVR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巨大发展空间,预计十年后我国每年开展手术可达1.5万例以上,更多患者将能从技术中获得实在收获。

来源:作者: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