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附视频】针对“常温下的水总是完全浸润于水”的传统观点,方海平团队提出了一个反传统的理论预言。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鲁滨孙漂流记》,人在孤岛不毛之地尤其是茫茫大海上,面临最大的生存挑战便是如何获取淡水。试想一下,如果他拥有一个小型手持装置,只有杯子大小,就能快速从海水中提取大量淡水,生存概率将大大增加。
23日在沪颁授的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项目,就可以让少年派、鲁滨孙等不再愁。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方海平教授团队“固液微观界面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已有一项落地成果——这一款便携式的海水淡化器,其外形和尺寸类似保温杯,重量还不到1公斤,就可为落海者提供超过一周的淡水。
据悉,这也是华理作为牵头单位项目获得的5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之一,总计15项大奖成果让他们成为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大会的获奖大户。
华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大型水泥生产过程智能控制与优化运行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示范工厂鸟瞰。
【装机实测水通量达陶氏海水淡化膜15倍】
那么,“杯子淡化海水”的奥秘是什么?其实,原理很简单——它内部采用了特殊的氧化石墨烯膜,能够有效阻挡并过滤盐离子,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众所周知,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其独特的二维结构使其在能源、材料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国际上普遍希望利用石墨烯的二维特性来构筑高性能的分离膜,以解决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难题。
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将石墨烯的“层间距”控制在十分之一纳米的精度,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长期以来,专注于水研究的方海平教授从2008年开始接受这项挑战。
化学家们早就发现,石墨烯的蜂窝状结构具有一种特殊的电子行为,这被称为π电子。π电子能够与钠离子等阳离子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离子-π”作用。然而,由于水合离子的存在,这种作用在水溶液中通常会被忽视。
方海平团队基于统计物理理论,认识到离子-π作用在水溶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量子力学计算,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提出应当利用离子精确控制石墨烯膜的层间距,以实现离子筛分和海水淡化。
令人兴奋的是,他们的实验成功验证了这一理论预言。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相关论文已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
基于离子控制石墨烯膜的基础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实用化的石墨烯复合海水淡化膜。根据装机实测的结果,这种膜的水通量约为美国陶氏海水淡化膜水通量的15倍,是目前最先进的实用化海水淡化膜之一。此外,团队研制出“保温杯”大小的便携式海水淡化器,成果已入选上海市绿色技术目录。
【新发现罕见特性,反传统理论预言】
不止于为海水淡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海平教授团队的另一个重要成果,在于他们在石墨烯表面观察到了一氯化钙的二维晶体。
“这个发现颠覆了传统观念,因为人们通常认为,钙是二价的,它的化合物必然是二氯化钙,因此不可能具有铁磁性,并且是绝缘的。”方海平说。
实际上,这些一氯化钙二维晶体展现出非常独特的性质,不仅具备导电性,还具有室温下的铁磁性。更为罕见的是,它们同时具备压电性质和金属性质——这些特性预示着,在晶体管、磁性装置、导电电极等研发领域,以及在储氢、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上,它们都会大有用武之地。
对“水滴在水层上”的奇异现象进行理论预言,也是方海平获奖项目的重要成果。人们日常所见的,是水滴在落入水面后,会很快扩散开并融入水体中。然而,针对“常温下水总是完全浸润于水”的传统观点,方海平团队提出了一个反传统的理论预言。
研究团队设计出带极化电荷的固体平面,作为一般表面的模型。其中,晶格常数和电荷大小都可以接受调控。这样一来,在表面上晶格和电荷的诱导下,水分子会形成有序结构。在这层结构上,水分子不再铺展开,而是形成水滴,呈现“水滴在水层上”的现象。研究论文于2009年首次发表后,这一预言很快获得国内外多个课题组的验证,研究人员在金属、矿物、氧化物等10多种材料表面都发现了类似现象,表明该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据介绍,这项进展有望为发展既不易沾污又能减阻的材料提出新的设计思路,例如应用于船舶表面防污涂层、医用血管支架等领域。“多年来,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运用理论物理方法,结合统计物理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在表面、细通道内和响应体系中的离子对水的行为影响,获得了一些普遍规律,相信还有更多的规律等待我们一起去发现,并深入应用。”方海平说。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华理“组装诱导纯有机室温磷光”团队在一起。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华理此次获得上海科技奖励的项目,有三分之二为自然科学奖类别,其中包括化学学院马骧教授领衔的“组装诱导纯有机室温磷光”项目等一等奖2项,还有材料学院侯宇教授领衔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设计及性能调控机制研究”项目等二等奖8项。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企业行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多个获奖项目聚焦“大安全”“大健康”两大领域,聚焦***、新材料“两新”特色,培育新质生产力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高水平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