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2024年10月22日《解放日报》第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今年诺贝尔几大科学奖项中,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授予了人工智能(AI)领域的科学家,也让科学智能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科技创新典型范式。所谓科学智能,特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方法,学习、模拟、预测、优化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进而推动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它既涵盖基础科学的创新突破,也包括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的技术应用。

科学智能不仅是技术变革的驱动力,也是推进**现代化的“智力引擎”。比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的应用,正在优化能源使用和产业流程,促进虚拟办公、电子商务等低碳产业发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科学智能的潜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第一,完善基础,推进智能化建设。

科学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数字基础设施。一个基础性工程是加大对光纤宽带、边缘计算架构、光纤通信技术等网络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高效低能耗的数据中心,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同时,研发和部署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技术,进一步提升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满足未来海量数据传输和智能化应用的需求。

人工智能是智能化设施建设的关键动力。要加快建设高性能AI计算平台和算法基础设施,支持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应用发展;加速AI在智能交通、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落地应用,提升智能化设施运转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第二,AI赋能,促进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在农业方面,可通过智能传感器、无人机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土壤监测、灌溉控制、种植与收割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对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创新发展智慧农业。

在工业方面,可积极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实现生产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进而将AI技术应用于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服务业方面,可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服务流程自动化,构建智能化的客户服务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培育数字商务、智慧物流、众包设计等新增长点,提高服务业的品质和效益。

第三,包容共享,推进全体***同富裕。

科学智能通过普及智能技术应用、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可以为包容共享与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下一步,可推动互联网、5G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延伸,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帮助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获得更多资源和发展机会,弥合城乡差距和“数字鸿沟”。

同时,通过智能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者的智能化和快捷化,普遍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欠发达地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徐丽梅,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张才明,**劳动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