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关节疾病等进入高发期,如何预防和应对?听听长宁医生怎么说→

为什么秋季容易生病?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黄天生解释,首先是因为气温逐渐降低,早晚温差增大,容易感受寒邪,损伤阳气。阳气减弱,导致许多人感到乏力。同时,天气转凉会让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减慢,而气温下降也使得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增加了身体的负担。此外,秋季的萧瑟也容易使人情绪低落,引发心理疾病。

对于秋季易患疾病的防治,黄天生也做出了解答→

胃肠道疾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是腹泻。中医认为,秋季腹泻主要是由于夏季的暑湿之气长期停留于体内而造成的,加上室内外温差大,又吃了寒凉食物,使得腹部处于内外冷热夹击状态,因此引发腹痛、腹泻。

建议:应减少生冷食物,注意保护脾胃,多吃清淡、温热食物,如冬瓜、萝卜、山药等;加强锻炼,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夜间睡觉的时候。

呼吸系统疾病


“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之为“秋燥”。秋季对应的内脏是“肺”,当秋燥犯肺时,容易出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症状,从这方面来说,呼吸系统容易出问题。再加上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许多人的抵抗力明显下降,所以出现了许多感冒和干咳患者。

建议:对于体弱的老人、孩子,应避免前往拥挤的公共场所,接触患者时注意个人防护;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注意防寒保温,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抵抗力;加强**运动,根据季节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饮食有规律,不要饥饱无常,要荤素搭配。

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天气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大,以至于血液黏稠度过高,血流不畅导致血管堵塞;早晚温差大,血管收缩,冷热交替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增加脑溢血、脑梗塞、心梗等疾病的发作风险。

建议:患有慢病的中老年人不能贪凉,注重保暖,适量运动,多补充水分;高血压患者要做好血压监测,服用药物应谨遵医嘱。

皮肤疾病


秋季昼夜温差变大,气温逐步降低,皮肤的油脂分泌量开始减少,锁水能力减弱。同时,伴随降水减少和空气湿度下降,皮肤水分流失速度加快,角质层含水量降低,也加速了皮肤干燥和弹性降低。这是秋季皮肤干燥、毛囊角化症、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问题产生的根源。

建议:居室温度宜在18—24℃,湿度在40%—60%,可减少皮肤水分蒸发,维持皮肤健康;天气干燥,平时应多饮水,补充机体和皮肤丧失的水分;过度洗浴会使皮肤脱脂、干燥,易引起皮肤干裂、瘙痒,所以天冷时洗浴不要太勤,每周2—3次即可;秋季干燥,及时保湿润肤是关键,外用的护肤品品种繁多,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在季节变化时加强使用,维持和修复皮肤屏障。

面 瘫


中医认为,风寒之邪侵犯面部经络,容易出现面部肌肉痉挛麻痹,即面瘫。这个时候如果过度吹冷风,就可能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面瘫的高发人群为长期加班者、长期奔波者、中老年人、有面瘫家族病史者等人群。

建议:避免环境温度剧烈变化。这个时期的面瘫患者往往都因过度贪凉后导致。特别是在体力劳动或者户外运动之后,出汗较多又过度贪凉,更容易导致面瘫的发生;注意休息,缓解压力,避免过度疲劳;在晚上热水泡脚之后,可以按摩一下足底,这样有助于增强正气。

关节炎


春秋季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高发季节,主要是受这两个季节昼夜温差影响。90%的关节炎患者对气候和温度都是比较敏感的,在遇到阴雨天、寒冷、潮湿的天气时,关节肿胀、疼痛症状会加剧。

建议:应常按摩受损关节;避免跑步、登山等容易加重关节负担的运动;注意关节部位防湿保暖;适当补充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胡萝卜素、姜黄素等,有助于消炎止痛。

秋季抑郁


秋天景象越来越萧条,容易让人产生凄凉、焦虑、抑郁情绪。秋分后,昼短夜长,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很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不稳定,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建议:秋季养生不要大喜大悲,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锻炼,调整心情,缓解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赵 立

编辑:竺嘉茹

责编:王 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