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严实的网也可能百密一疏。
这一次,美军已经按耐不住亲自下场了。以“保卫以色列”为名,美国决定在以境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美军先遣队及装备组件近日已经抵达,这也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首次向以色列部署军队。此前,美以早就联手构建了多层反导网,为何这次仍要派出“萨德”?
从不断放出的风声来看,一定程度上或许是迫于美国的压力,以色列对报复伊朗的打击范围正在缩小,但进攻的时机与窗口仍悬而未决。但随着美军先遣队以及“萨德”反导系统组件陆续抵达并投用,这波攻击可能已经在路上。
为何非要等到有了“萨德”才动手?很显然,以色列也预判了“对手的预判”,即打击伊朗过后势必会迎来对手新一轮的饱和攻击。号称“全球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部署密度最高”的以色列,虽已织就了**“铁穹”、“大卫投石索”、“箭-2/3”和美制“爱国者”等反导网络,还有美军在地中海战舰防空的加持,但在前两次伊朗的报复性导弹攻击中,并没有讨得多少便宜。美军这次不惜亲自下场在以色列部署“萨德”,恐怕与对伊朗可能的反击有所忌惮不无关联。军事评论员张学峰说,这和美以反导系统之前应对伊朗大规模中程弹道导弹饱和打击时效果不佳有很大关系。通过事后曝光的西方卫星照片来看,伊朗本月初攻击中有相当多的导弹成功突破了美以反导网络,且精确打击了重要目标。可以说,美以反导系统在这次行动中跌落神坛。
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张学峰说,因为在此前的反导网络中,美国标准-3拦截弹部署的战舰位于以色列以北的地中海上,等伊朗导弹发射后美国的反导预警体系做出动作,然后再发射拦截弹,这时候伊朗的中程弹道导弹已经飞行一段时间了,留给标准-3的准备时间比较短。“爱国者”和“大卫投石索”对于中程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相对较低,能够保护的面积较小。而美国宙斯盾舰搭载的标准-6防空导弹在反导时的射程同样偏小,很难满足在地中海上发射来保护以色列陆上目标的要求。以色列虽也部署了一定数量的箭-2和箭-3系统,但从之前的战况来看真实拦截能力存疑,且装备的数量也有限。
而这时候美军用“萨德”补上这块短版,就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据报道,作为美国的反导利器,“萨德”最大拦截高度达150公里,主要针对射程在1500-3000公里左右的中程弹道导弹,可与“爱国者”系统形成高低搭配。“萨德”在美军现役各型反导系统的测试中,拦截成功率也是最高的,2022年首次成功拦截一枚也门胡塞武装射向阿联酋的弹道导弹。张学峰说,“萨德”的拦截弹使用红外成像制导,制导精度比较高,使用直接碰撞动能杀伤模式,通过直接命中、撞击来摧毁对方导弹。“萨德”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在大气层内外同时拦截导弹,它是美国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反导系统。美国海军装备的标准-3拦截弹,只能拦截大气层外目标,而“爱国者”系统只能够拦截大气层内目标。因此,“萨德”可与其他系统形成分层反导网,从而提高拦截率。它的覆盖范围更广,一套系统就能保护大约以色列三分之一的领土。
作为反导防空利器,“萨德”一直被视为美国搞地缘政治博弈、搅浑水的工具之一。这次部署又会给地区局势带来哪些影响?张学峰说,本轮冲突爆发一年多以来,一旦美国向以色列及其对手施压以求不让战争升级无果后,美国就会坚定支持以色列,充当他的保护伞,为其撑腰站台。美国此次部署无异于拱火浇油。会进一步加剧中东紧张局势,导致冲突升级。这是在变相“怂恿”以色列向伊朗发动打击。“萨德”部署完成之时,或将是以色列对伊朗实施打击开始进入“数秒阶段”的标志。此外,这套系统需要大约100名美国官兵进行操作,一旦“萨德”系统本身或美军驻地遭到伊朗导弹打击,导致美军出现伤亡,势必增加美伊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风险。
再严实的网也可能百密一疏。这也意味着,即使美军部署了“萨德”,在面对伊朗可能发动的导弹攻击下未必就能高枕无忧。张学峰认为,“萨德”对拦截伊朗弹道导弹袭击的作用其实有限。首先在规模上,伊朗往往采取一次齐射大量弹道导弹的方式进行饱和攻击,“萨德”的拦截弹数量或远小于其同时需要抗击的目标。另外,它的雷达在进行拦截时工作扇区约90度,无法实现360度覆盖,而来袭导弹未必都在其工作扇区内,就会有漏网之鱼。所以仅仅依靠一部“萨德”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