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广州流行的登革热疫情,目前尚未迎来拐点。

10月15日,广州疾控通报了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监测最新信息。数据显示,2024年10月7日至10月13日,广州全市报告新增437例登革热病例,较上一周(252例)增加185例,环比增加73.41%。新增重症病例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近期以来,广州首次报告有登革热重症病例。

登革热是经伊蚊(即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头痛,严重者会出血甚至死亡。登革热发病具有季节性,高发期为媒介伊蚊活跃期(气温稳定在25度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登革热高发季节是夏秋季(8月至9月),气温更暖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部分地区,高发季节为5至11月。

近期以来,广东省地区的登革热处于高发态势。

广州疾控近期亦表示,当前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5月以来广州市已陆续报告多例本地和输入登革热病例。


回看这次广州疾控通报的情况,2024年10月7日至10月13日这7天内新增的437例病例,本地病例占了360例,输入病例为77例。

对于广东近期登革热高发情况,有感染科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跟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降低有一定的关联。"以前每3年到5年会有一次流行高峰,一般而言,广东的登革热疫情都是先通过外部输入,再出现本地流行。过去几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因很少有登革热输入病例,所以未能在本地流行开来,原以为去年会有一次流行高峰,但最终没有出现,今年有反弹,属于意料之中。"

上述专家亦表示,预防登革热,主要是防蚊、消除积水。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感染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呈高发态势。全球每年约有320万感染病例,死亡2.2万例,是较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问题。由于各种血清型病毒之间的交叉保护力弱以及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感染现象,登革热疫苗的预防效果有限,且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研究开发新型抗登革病毒感染药物迫在眉睫。

近期,海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防护教研室上海市医学生物防护重点实验室发表的研究称,学术界正在对抗登革病毒感染的候选药物和化合物进行广泛研究。目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的抗DENV感染药物普遍存在抗病毒机制不明、临床试验效果不佳等问题。由于药物研发是一个漫长、严格且耗费巨大的过程,药物再利用策略为抗登革病毒感染药物的发现提供了新思路,对这些药物的再利用可以加快抗登革病毒药物研制周期。然而,迄今为止,尚无一种候选药物和化合物对人类感染登革病毒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拓宽候选药物的来源,筛选更多具有应用前景的药物前体,为新型抗登革病毒感染药物研发提供新靶标。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