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半小时爬升

脚下山路变得陡峭

继续向前

镶嵌在雪山之中的

是一汪碧绿湖水

这些坐落在高山上的湖泊

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海子”

跟随巡护员,日前,复旦师生们参加行知课程《探究大熊猫栖息地》。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第一天,他们的步数便突破两万五,来到海拔高度3559米的地方。


21名师生,来自哲学、医学、计算机、材料物理、广播电视、管理等不同专业。而他们前往的四川省平武县王朗**级自然保护区,其野生大熊猫数量位于全国之首,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他们在此开展实践,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和保护管理措施。

在短短一周内,他们与巡护员一起安装红外触发相机,记录野生动物的身影;俯身观察土地上的脚印,推断动物种类;翻开山涧中的石头,亲眼见证**二级保护动物西藏山溪鲵的模样。白天聆听专家分享,穿行于丛林;夜晚则乘车夜巡,与大山中的生灵“不期而遇”……大家与巡护员同吃同住,他们并不称巡护员为“老师”,而是“哥”“姐”,如同一家人。


首次夜巡镜头中拍到的野生动物

有趣、真实、没有距离感,正是开课导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放对《探究大熊猫栖息地》的定位。

以大熊猫作为切入点,同学们来到山野之间,身旁除了授课老师,还有大量真实的野生动植物案例,以及与这些动植物朝夕相处的自然保护区巡护员,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行知结合,实现名副其实的“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在室内,课程围绕着保护生物学、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以及野生动物调研方法等展开,为真正深入自然保护区进行探索提供理论基础。

走进深山,授课的“教室”变得无比宽广,每天都会有未知存在,一场降雨、一次气温变化,都可能导致原有的安排改变,师生一同在行走中“开盲盒”。王放回忆,为了保证课程安全、顺利进行,每一天的课程“大概都有两到三个备选行动方案”。遇到野生动物、发现其留下的痕迹,在课程中都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惊喜。


红外相机曾经拍到的野生动物

课程尾声,最后一次走进森林时,巡护员聂哥向大家介绍,在这片面积25公顷之广的亚高山针叶林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棵胸径大于1厘米的木本植物进行挂牌、测量、定位与物种鉴定。60920株挂牌木本植物,116822分枝,14科27属46种……这些数字是这片大样地首轮普查结果,也是巨量的采样工作和科研人员和巡护工作者们的智慧与毅力。

有同学在结课后写下一段话:“面对这片无限的森林,巡护员们仍是那幸运的少数,而这幸运却是从来不独属于他们自己的:因为他们是作为人类的眼睛、人类的脚步去看到、进入这片森林的,因为他们是我们唯一的以人类的感性去把握这森林之无限的机会。我于是很有幸能参与到这充满人类光辉的工作,并希望能有机会再次贡献于这人类的事业。”

编辑:吴百欣

资料:复旦大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