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城市文化活力指数,推进文化创新,要凸显城市文化品质和文化个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命题,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文化创新是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其他各种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创新包含了丰富的时代性内容,推进**式现代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力是关键。
形成面向全球的开放创新生态
所谓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包括创新观念、激励机制、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组成创新创造动能,它是“文化自觉”的外观,也是形成向全球的开放创新生态的基础。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日益具有世界性。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新成为世界性主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充分体现了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的取向和决心。开放创新生态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繁荣和文明发展进步的基本方式,也为有效整合全球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文明互鉴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手段。
人类大面积的城市群落形成后,带来了社会生活方式巨大变迁,城市成为人类创新的中心地带,而城市文化创新决定了其他创新的广度与深度。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除了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创造,本质上是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营建激励性的创新创造价值体系,形成面向全球的开放创新生态,这也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方式。
积极推进文化制度创新
制度是一个社会结构的灵魂。文化制度创新的质量、强度和规模,决定了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质量。文化领域制度创新的任务,是根据发展实际需要,加大制度供给,出台能解决文化发展领域新的矛盾和问题的规制,通过一系列规制体系来体现文化进步的内在要求,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和推进文化进步提供强大动能。
要按照《决定》“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和“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围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和文化建设实际需要,深化文化制度创新;一是文化治理领域的制度创新体系,核心是把文化创造空间拓展到最大、把创新“引力”放至最大;二是文化技术领域的制度创新体系,核心是把文化与技术、文化与数字融合放至最大;三是文化市场领域的制度创新体系,核心是实现文化市场和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文化制度的生产、创新,不仅存在“供-需”对应的问题,还存在制度效率的问题。制度效率不仅取决于文化制度质量本身,还取决于包括文化制度执行力、文化制度社会适应性等多重因素在内的社会环境因素。由此文化制度创新是一个包含了丰富内容的联动体系,只有持续优化文化领域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创新的产出效应,形成开放创新的新生态。
提升城市文化活力指数
文化活力指数综合体现了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潜能和活力,反映了文化创新生态、文化创新方式和文化创新成效,是文化软实力之“晴雨表”,它包含了文化传承基础、文化创新环境、创新人力资本、文化参与、创新驱动力、创新产品和创新效益等内容。文化禀赋和文化包容都对文化活力产生影响,一般认为比起先天性的文化禀赋,后天性的开放包容对文化活力更具影响力。
提升城市文化活力指数,推进文化创新,要凸显城市文化品质和文化个性。“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组成文化个性的关键要素。缺乏文化特质、“千城一面”的城市是谈不上真正的文化创新的。本质上文化个性是在岁月风雨中磨砺而成的,是社会历史各种元素熔铸耦合之果。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法则,是如何通过凸显城市文化品质,彰显自身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个性。
优化文化形态,彰显文化个性,要刷新从观念、形态、政策到城市文化秩序的变革,推进社会发展由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注重“内涵式”活力开发和发展构造的多样性。要推进重大文化创新和运营管理方式的改革,构建重大文化战略创新的平台体系,探索建立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可循环的文化治理方式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善用“文化的手段”提升公共治理层级。
实现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创新
“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内质,融汇了1843年开埠以来的历史沿革、城市性格和精神风貌,其主要特质是开放包容。“江南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江南”既是一种自然地理,也是一种社会地理,主要文化特质是以《楚辞》等为代表的南方文化,与其他形态的地域文化相眏成趣。“红色文化”是一种革命文化,是由**共产党在沪历史活动主线构成的精神系统和城市革命传统,是近现代“城市记忆”的重要承载。文化形态作为活着的“几何图式”,要充分彰显自身的标识度,要在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中,不断推陈出新。这当中“红色文化”尤其要注重在强化理想信念层面,“江南文化”要注重在传承历史根脉层面,“海派文化”要注重在凸显城市性格层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城市文化性格、地域文化特征、城市文化传统联动效应上实现相得益彰。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