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八月十五,月圆人好。史载古代帝王祭月的时间就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个日子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这一天,因秋日清朗明净,也几乎是文人最爱寄情抒怀的日子。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一起走进故宫博物院,去文物名迹中找寻“何以中秋”的答案。

宋代就盛行登高赏月

拜月器物彰显优雅

正在展出的是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第四期人物画展——“千秋佳人”,展示以女性人物为表现的绘画作品。要想从八十多幅作品中发现古人如何过中秋,就需要细细探寻了。


在专家的引导下,我们首先找到了宋代画家陈清波所作的《瑶台步月图》,这也是展览中描绘古人过中秋场景年代最早的一幅。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 邢陆楠:在宋代,当时的人也非常热衷于赏月,大家为了更接近月亮,就会登“危楼”也就是高台,这个画面就非常真实反映了当时中秋佳节贵族妇女登露台赏月的情景。


在古代,中秋算个大节日,每到这个时候,古人会用登高赏月、拜月等各种方式庆祝这个节日,因此中秋节又称月夕、追月节、拜月节。


在画面的左上角,作者用流动的浮云呈现出夜色的空蒙,浮云上方有一轮圆月,点明“瑶台步月”的主题。


古人拜月也有讲究,细细观察,我们在画中还能看到在露台右侧的方形桌案上供奉着花束,绿叶之下有橘黄色的小花,专家告诉我们,这应该就是中秋的时令花卉——桂花。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 邢陆楠:插花用的花瓶也是比较有特征的,在宋代被称为花觚或美人觚,因为宋代是非常崇尚古风的,当时的人就会用商周时期的古铜器来插花和焚香,其实是对于优雅生活的一种追求。

月曼清游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

中秋祭月、拜月、赏月习俗由来已久,在文华殿,我们找到的第二幅中秋元素的绘画便是清代宫廷画家陈枚所绘的《月曼清游图册》。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 邢陆楠:它展示的是一年12个月跟节令比较相关的当时宫中女子的一些娱乐活动,第八件表现的就是中秋主题。


画中女子身材修长、体态轻盈,她们聚集高台,吟诗赏月,画面对开还有题诗——“琼台高出万花丛,袖拂开香散碧空。玉宇无云蟾窟朗,团圞好景此宵同。”


这些长期居住在宫廷中的妃嫔,当她们仰望月亮时,也在寄托对于团圆的美好期待。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中秋节也成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团圆的重要节日。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 邢陆楠:这个图卷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秋拜月的场景,出自清代中期宫廷画家之手。通过众多的仕女孩童的形象以及他们娱乐嬉戏的活动,非常完美展现了中秋佳节大家团聚在一起的这种欢愉的氛围。

《中秋佳瑞图》:鲜花盛放瓜果飘香

供奉兔儿爷祈愿多子多福

《燕京岁时记》记载:祭月时须“祀以毛豆、鸡冠花”。中秋时节,鸡冠花盛开,颜色鲜艳喜人,也成为祭月必备之物,《中秋佳瑞图》画卷的第一组描绘的便是女子在庭院中插放鸡冠花,摆放时令果实的场景。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 邢陆楠:画家在绘制的时候其实是非常用心的,他既还原了当时民间包括宫廷中这种拜月的习俗,也加入了很多喜庆、具有美好寓意的元素。


在侍女中间穿插了很多孩童的形象,因为**古代崇尚多子多福,我们可以看到画中的比如说石榴、西瓜、葡萄,都是具有多子的美好寓意。


传说月宫中玉兔捣药为世间百姓治病去灾,人们据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玉兔形象。画中所绘的供奉兔儿爷也是明清时期中秋传统祭拜活动之一。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 邢陆楠: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孩子正在敲锣打鼓,似乎有一种音效从画面中表达出来。


在他们身后有一个供桌,桌上供奉着一位兔儿爷的造像,身披铠甲,手中拿着药杵正在捣药的姿态,玉兔前面还供奉了月饼和石榴,都是当时中秋节会吃到的食物。这幅作品其实跟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


总台央视记者 任梅梅:在中秋佳瑞图卷上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兔子形象,有兔儿爷,有放置在孩童身边的兔子玩偶,有孩童佩戴的兔子面具,还有真实的兔子形象,那么这张图卷上到底有多少只兔子呢?也欢迎大家到现场亲自数一下。

读不通的“国宝级”书法作品

——《中秋帖》

如果您要去故宫博物院数一数中秋佳瑞图卷上的兔子,那您一定别错过故宫里的书法作品。在故宫博物院里和中秋节有关的书法,最火的一件莫过于《中秋帖》了,而且是从古代一直“火”到现在。

这件被视为 “国宝级”的书法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读不通!作为读不通的“中秋节最强书法作品”,又藏着怎样的中秋故事呢?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大名鼎鼎的《中秋帖》到底什么样?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化处理将《中秋帖》投影在大屏上,我们得以看清更多细节。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 王亦旻:中间这一块是核心的,就是中秋帖的原帖。



实际上,《中秋帖》原帖仅高27厘米,长11.9厘米,经过历史上多次的收藏、揭裱,内容不断增加,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 王亦旻:这是**特有的一种装潢形式,叫“三分创作,七分装裱”,通过装潢形式呈现出它最好的状态。中间这一块是核心的,它的两边是装饰性的隔水,再往外是两个副隔水,今天的这个样子,是清朝乾隆时期完成的装裱样式。


专家告诉我们,之所以叫 《中秋帖》,是因为这幅作品以“中秋”二字开头,也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最早的直接有“中秋”二字的最著名书法作品。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 王亦旻:历史上一直认为他是王献之的手笔,那就非常早了,应该是东晋时期的。但是经过学术研究,今天学术界公认它是一个米芾的临本,即便是米芾的临本,也是北宋时期的一件作品,价值也非常高。


整幅作品气势磅礴,运笔婉转流动,一气呵成,十分潇洒飘逸,被当做是“一笔书”的代表。那么《中秋帖》到底写了什么?与中秋佳节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 王亦旻:一共是22个字,可能很多人看过原文,发现读不通,我们也没法断句。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作者为何要创作这样一幅读不通的作品呢?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 王亦旻:历史上记载,米芾曾经收藏过一件王献之的真迹,叫《十二月帖》,他认为这是王献之写得最好的一件墨迹,他自己也临摹。他在临摹当中也是想体现出这样一种状态,一笔写成一气呵成,所以他在临摹的时候把一些不好连贯的字就给截掉了,所以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它不成句,所以也没法解释这个含义。


此外,今天看到的《十二月帖》已不是最原始的墨迹,而是刻帖,米芾看到的墨迹早已失传。古人在把墨迹刻成帖的时候,往往也会把一些因为历史久远而残损的字去掉,由此也会造成文意不连贯。《十二月帖》的完整内容今天已不可知,因各种原因而导致文字的删减,就形成了《中秋帖》现在的样子。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 王亦旻: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一件书法的临摹作品,写得非常流畅,非常痛快,但是意思已经不连贯了。


虽然读不通,但《中秋帖》也并非与中秋节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据介绍,乾隆皇帝得到这件《中秋帖》后非常喜爱,不仅重新装裱,还进行了多次题跋,并加盖鉴藏印,更在卷前引首处亲笔题写“至宝”二字。


不仅如此,他还以《中秋帖》为主题,连续多年和身边词臣开展以中秋为题的诗文、书画创作活动。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 王亦旻:利用《中秋帖》形成一种中秋时节的文化活动也好,文化展示也好,是始于乾隆皇帝。


乾隆丙寅年,他得到这个帖,这一年中秋节的时候,他就做了一个中秋帖子词,同时他也让他的词臣一起来参与这个活动,每个人都要贺一个中秋帖子词,从乾隆十一年一直持续到乾隆二十五年,这就成了一个当时宫中的很重要的中秋节文化活动。


这几年每到中秋的时候,很多朋友就会把《中秋帖》放到网上,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借用古人的这些作品,赋予中秋节一种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