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枝裕和电影展闭幕。


“非常感谢有这么好的观众,在台风天可以聚在这里。”9月16日晚,此次电影展最后一场影片《无人知晓》放映结束后,是枝裕和来到天山电影院·虹桥艺术中心旗舰店与影迷见面,现场掌声不断。

当日是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的日子,是枝裕和前一日的航班被迫取消,只能在羽田**旁的**等待一晚。台风刚在中午离开上海,他马上启程,他很开心最终能与影迷朋友们成功相会。观众们也同样抱着会面的强烈期待。天山电影院市场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日全场满座,无人退票。


现场照片 赵亦婷 摄


现场照片 赵亦婷 摄


现场照片 赵亦婷 摄


现场照片 赵亦婷 摄

今年是《无人知晓》上映的第20年,电影获1995年第40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奖,提名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男主角柳乐优弥凭借该作成为戛纳电影节最年轻的最佳男主角。电影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中,4个孩子被母亲抛弃后独自生存的故事。受启发于真实事件,是枝裕和早在1988年便动手开始编写剧本。在他创作以及电影上映的时代,日本还没有“遗弃”这个词,而如今孩童的遗弃问题正受到日本社会越来越多关注,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创作是有意义的。

在是枝裕和的电影中,家庭、亲缘关系是常见的主题,他常把镜头长时间对准**演员们,捕捉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当观众问及他与小朋友们的沟通技巧,是枝裕和思考了一会儿,笑着说:“我没有什么技巧,但我有一些规则。最重要的规则就是不要着急,要耐心地等待他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有自己说话的方式。我们不能把自己写好的词教给他们,而是要发现他们自己的语言,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这是我自己的方法。”

是枝裕和一直认为演员们是自己的“老师”,只有通过与演员们的不断交流,修改现场布置与台词,才可能有新的“邂逅”。他对2018年去世的资深演员树木希林尤为感谢,他们曾在《小偷家族》《步履不停》《比海更深》等六部影片中合作。“她是非常严厉的一位老师,我觉得她是有资格对我的现场、我的作品进行评判的人。通过她的表演,我对自己写的东西有了更多理解,让它们真正成为作品。”

当问及为何总是拍摄家庭题材电影,他抓抓头发,很直接地回答:“我也不知道啊。”随后低下头沉思许久,回答道:“这跟我自己经历的人生阶段有关。比如说我经历了父亲的去世、母亲的去世,然后我自己有了小孩,变成了父亲,我只是非常自然地选择了我关心的话题。如果我又进入了这样的时期,我可能还是会拍这样的主题。”但当这个话题被讨论得多了,他反而想要离开这个主题,走得远一点去挑战别的题材,“可能我不是那么喜欢我自己吧。”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影像的作家”,相信人从来不是“独自一人”,而总是处在与社会、团体的关系之中。“我们总是会进入某一个共同体,区别在于,我们是否合拍,是否在共同体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我只是把这样的关系呈现在我的电影里。”这也是他偏爱在镜头下呈现用餐场景的原因。他认为,餐桌上人与人的关系能够得到加强,谁做饭、谁清理、手的运动方向、面对的方向等,都能让日常生活的情景变得更加真实。

“普通人的生活中存在奇迹吗?”一位冒雨来到现场的观众提问。他受是枝裕和作品的鼓励决心学习电影。

是枝裕和沉默了一会儿,回忆起电影《奇迹》脚本家山田说过的话:“要把镜头对准日常生活中不被看见的人”。电影《奇迹》讲述的正是一群孩子为了寻找日常中的奇迹而踏上旅途的故事,他相信这不仅是一句漂亮话,而是每个人需要去探索、经历的过程。“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奇迹,但对于最日常的事情的表现,是我一直想做的。”

映后交流结束后,是枝裕和与全场影迷合影留念,并停留许久为大家送上签名海报。他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微笑,并嘱咐大家台风天回程注意安全。


影迷在场外打卡电影展特色印章 赵亦婷 摄


电影展特色印章 赵亦婷 摄


是枝裕和为影迷签名 赵亦婷 摄


影展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