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在整体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回购行动却如火如荼,再度掀起高潮。本周内,多家企业纷纷公布了大手笔的回购计划,显示出强烈的市场信心与积极的管理姿态。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已创近年新高,且市值管理与注销式回购的比例显著增加,这一趋势被业内视为促进股市活跃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IC/photo)

本周,超过百家公司发布了与股票回购相关的公告,涵盖了从首次披露回购预案到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再到回购项目成功实施的各个阶段。其中,药明康德、家家悦、大博**、矩子科技等十余家知名企业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公布的回购预案金额上限总计超过25亿元,彰显了企业对于自身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对市场环境的积极应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药明康德在9月10日晚间宣布,计划斥资10亿元进行股份回购,这是继今年2月和5月两次成功回购后,公司再次出手的大手笔动作。累计来看,药明康德今年已投入30亿元用于A股股份回购,其力度之大、决心之强,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政策层面的支持与鼓励也是推动上市公司回购热情高涨的重要因素。据证监会公布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A股市场约有1900家上市公司实际实施了回购操作,累计回购金额超过1300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了翻倍增长。同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增持数量和金额也同步大幅增加,进一步彰显了市场参与者的乐观预期。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13日,年内新增的回购预案数量已达4553个,涉及上市公司1806家。已完成回购方案的公司数量也已超过1400家,远超去年全年的1196家。此外,还有72家公司披露了两期以上的回购计划,38家公司更是连续三年坚持披露回购计划,显示出回购已成为上市公司稳定股价、提升市场信心的常态化手段。

在回购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市值管理与注销式回购的比例也显著增加。市值管理回购旨在通过回购来维护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而回购的股份未来可能用于员工激励、出售等用途。注销式回购则更为直接地减少了公司总股本,提高了每股权益和每股盈利指标,从而增加了股东价值。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沪深两市新增披露的注销式回购计划和市值管理回购计划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业内人士指出,市值管理与注销式回购比例的增多,既反映了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对于强化投资者保护与突出股东回报的导向作用,也体现了上市公司在当前估值下行时期积极维护股价、释放利好信号的决心。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和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优化资本结构,并促进股市的活跃度和稳定性。

然而,业内人士也提醒投资者,回购作为公司稳健经营的信号之一,其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在看待上市公司的回购行为时,应综合考虑公司的基本面和未来的业绩预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