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有好的技术,然后形成好的产品,最后成为好的商品,这是所有创业项目的一条通路。


“你们的技术主要竞争优势是什么?”“目前公司的商业化进展到什么地步?”近日,第四届上海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办,84名博士后齐聚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展示科创项目成果,应对专业评委提问。

作为2024年“海聚英才”创新创业活动月的组成部分,这已经是上海连续第四年举办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众多投融资机构、园区和孵化器的专业人士也全过程参与大赛,力求进一步挖掘匹配人才,推进产学研用更快对接。

发掘科技创新一线人才

从高端装备制造到***和新材料,从生物**到信息技术,本次大赛设置了创新组、创业组2个赛道,涵盖8个专业领域,吸引了全市共311名博士后报名,晋级决赛的选手中,来自集成电路、生物**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占比达到50%。

“参加比赛的都是博士后,大家都是高精尖技术人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刘灏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博士后创业创新大赛,据他介绍,去年项目尚处于早期状态,因此比赛没有取得好成绩,今年“卷土重来”,也是为了这一弥补遗憾。而就在今年4月,他所在的公司“天鹜科技”获得了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公司也已向下游客户交付多款AI设计蛋白质,成为这一领域的新秀。

对于来自复旦大学的郑浩而言,进入决赛“像梦一样”。郑浩和他的团队带来了“一种可撤回的贴片式外周神经电刺激**器械”项目,在他看来,他们的项目尚处于创业早期,与同台竞争的选手相比还比较稚嫩。

郑浩也在比赛中收获了改进产品的灵感,“希望我们的研究价值能够实际地传递到患者手中”,这是他从事这一研究的第十个年头,扎根于上海鼓励创新的环境中,他也对项目的前景充满期待。

博士后创业创新大赛进行到第四年,背靠“海聚英才”这一赛会品牌,吸纳了越来越多人才参与其中,不仅有在校博士后,也有已经出站并有教职身份的老师,戴国浩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和其他选手相比,他参与到这项比赛也有一些不一样的考量。

“因为AI特别是大模型这个方向,现在不只是学术界在研究,产业界也会提供很多平台,我也希望通过产学转化的方式,在技术和研究上有所突破,同时也能更好地赋能公司乃至教学任务。”


商业化是关键考量因素

“你们公司今年的营收状况如何?”比赛现场,不少选手收到了来自评委的犀利提问。博士后身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一线,具有推动产学研用对接的独特优势,因此在创业组的比赛中,商业化进展也成了评委们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

“你好,你们目前还需要投资吗?”来自**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杨洋一下台就被投资人拦住,想要与他进一步沟通投资相关事宜。“参加这个比赛也是为了增加公司的曝光度”,杨洋说,他在和评委及参赛选手的交流中发现,在一个创业创新大赛,评委们会希望在路演中看到更多真实的商务案例。

“我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这个项目的实操性,就是这个项目未来能不能真正走向一个创业公司。”周文波曾是第一届博士后创业大赛全国赛创业组的金奖获奖选手,也在本届比赛中担任评委,在他看来,经过四年的打磨,这个赛事吸引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博士后加入,不少参加创业组比赛的企业也已经得到市场认可,获得了较多融资。

站在投资人视角,又如何看待赛事上的项目?周文波认为,最重要的点是“这个事情能不能做成”,投资人要保证资金的安全,与此同时,项目的“含科量”也很重要,科技是实现**这一轮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首先有好的技术,然后形成好的产品,最后成为好的商品,这是所有创业项目的一条通路。


配套政策打造坚实后盾

据悉,大赛优胜的全职在站博士后将“以赛代评”直接入选“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获得30万元资助,出站博士后也将获得一次性10万元奖励。

与此同时,大赛现场为上海华为、西门子**、巴斯夫新材料、奥普生物和东方医院等2024年获批新设**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了授牌。目前,上海已经在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8家,在16个行政区和临港新片区分别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吸引了约800家单位入驻。先后有近2000名博士后在工作站成为创新带头人,还有一批博士后携“硬科技”成果创业,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近年来,上海以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为目标,紧紧围绕**战略发展需要,先后出台了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优化博士后发展综合环境实施意见等工作举措,2024年,又新推出了上海市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更大力度推动博士后研究人员与国(境)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优势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紧握“创新之城”的金字招牌,为博士后人才在上海扎根生长塑造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