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社交太耗时间,耽误学习”“爱玩游戏,难以自控”“依赖网络,懒得自己想问题”……
互联网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信息、满足网络交往需求,但不益之处呢?来自2024年**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网络社交太耗时间,耽误学习”“爱玩游戏,难以自控”等成为许多被调查青少年认可的问题选项。
从2006年至2024年,**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项目已完成12次全国大调查,2024年最新调查数据也已完成,有关专家学者据此进行了系统研究,写就专项报告,并出版了第10部《青少年蓝皮书》。9月12日,**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4)》。
蓝皮书指出,网络交往成为未成年人群体自我呈现、表达与需要满足的新形态,但也带来上网成瘾和受骗、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身体健康受损等诸多问题。网络使用过程中技术对交往双方乃至多方关系的遮蔽、各种网络应用对未成年人社交欲望和个性需求的虚假满足,不断刺激未成年人沉浸在“宅化”的交往场域中,使未成年人的现实生活被机械化、受操纵的网络生活所替代。
根据2024年调查数据,在“您觉得网络交往最大的坏处是什么?”这一问题中,27.4%的受调查者认为“网络交往太耗时间,耽误学习”。这表明,尽管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娱乐方式,但过度上网可能导致未成年人无法有效管理时间,从而影响学业。
在“您认为上网给您带来了哪些不好的变化”这一问题中,认为“分走了不少学习时间”的占比43.3%,选择“更懒了,依赖网络,懒得自己想问题”的占比30.2%。选择“更爱玩手机、玩游戏了,难以自己控制”的占比29.4%。这是未成年人最普遍的担忧,反映了他们对时间分配和学业压力的关注。
蓝皮书主编之一、**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表示,从这项调查可以看出,手机上网削弱了未成年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专注能力。
另一位主编、**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营报》社长季为民说,由于手机让随时随地搜索答案成为可能,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使未成年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错误认知,并使其养成了“低专注”病症,越来越依赖手机解决问题。
他介绍,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2016年一项对2-17岁未成年人的研究指出,每天使用电子产品1小时后,在电子屏幕前停留的时间越长,自我控制能力越低、注意力越分散,难以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