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米小丫】编者的话: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是我们的近邻,可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国度既奇特又陌生。不少自媒体博主们经常分享在印度看到的各种“不可思议”: **最大的贫民窟、疯狂大胆的“扒火车”、“干净又**”的街边特色小吃等等。裹挟着咖喱味儿的滚滚红尘固然是印度人特有的一面,但与印度人共同生活了近20年的华人米女士(化名),看到的更多是印度的变迁以及它复杂的“两面性”。今天,《环球时报》编辑邀请米女士与读者们分享她眼中的印度。

“就算开百万豪车,也要一样体会颠簸”

对一座陌生城市的印象往往从**或火车站开始。2006年,我从北京直飞印度首都新德里,刚下飞机就受到强烈的“五感刺激”:空气里复杂香料的气味扑鼻而来;海关警察的口音让我怎么认真听都拿不准是印地语还是印度英语;少许阳光透过玻璃窗上厚厚的油渍照进大厅,让人分不清外面是晴天还是阴天……

不过,情况很快就有了改观。2010年,启用了第三航站楼的英迪拉·甘地国际**一跃成为南亚最大、最重要的空港之一,并跻身世界最大的现代**之列。**设计富含印度多元文化元素,给五湖四海的旅客留下深刻印象。印度基建的迅猛发展令人惊讶,也多少让我有点心生遗憾。如果**早几年建好,我**到印度参加我的婚礼的时候,就不会一下飞机便在1号航站楼里因为心疼我掉眼泪了。

说到印度交通,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挂满乘客的火车。其实印度城市里的地铁和轻轨也都整洁安静、设施齐全,还有妇女专用车厢。夏天乘坐印度地铁的体验的确不错:冷气充足、窗明几净,有些站内还有咖啡厅和连锁便利店。

印度Mint新闻网援引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哈尔迪普·辛格·普里的话报道称,印度目前运营着945公里的地铁线路,另有1000公里将在两年半内完工,届时印度地铁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地铁网络”。然而,在迅速扩大的地铁网络上方,是**、摩托车、“突突”车、行人混行的街道,还时常会邂逅牛、狗、骆驼、马车、大象等动物,喇叭声嘈杂、人声鼎沸。


印度新德里,走散的牛在马路中间徘徊,阻碍了交通。(IC Photo)

至于高速公路,印度20年前已经有了,但此“高速”非彼“高速”。2006年,我们一行人去位于北方邦的泰姬陵旅行,我上车就睡着了。大概一小时,我醒来看到路上还是有牛、狗、骆驼、拖拉机和行人穿行,便问:“咱们怎么还没上高速啊?”结果,一车人大笑:“这就是高速路啊!”

如今,印度终于有了真正的高速路。被称作“黄金四边形”的封闭高速公路将新德里和孟买、加尔各答、金奈连接起来,全长约5800公里。同样一段从新德里到泰姬陵约200公里的路途,所需时间从以前的5个小时减少到现在的3个小时,过路费为470卢比(约合40元人民币)。

回想20年前,新德里只有一家比较像样的购物中心,叫作Ansal Plaza,是一座两层楼建筑。比较高档的购物街是在市中心的康耐特广场,由曾经的英国殖民者建造。中心是一座圆型大公园,周围白色建筑环绕,都是两层楼高的商铺、餐厅、咖啡厅等。而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社区集市才是购物的首选地点。一条街道两侧遍布平房店铺,从外面看像是废弃的仓库,里面的摆设也毫无章法,狭窄拥挤。

现在,大型购物中心、**和便利店在新德里随处可见,人们的生活也随着配套设施的完善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印度城市里坑洼不平的街道和垃圾遍地的情况一直没有改变。印度朋友开玩笑说,在印度,就算开百万豪车,也要一样体会颠簸。回想在地方选举前夕,我社区的街道被匆匆修了修,虽然看上去变新了,但施工质量堪忧,选举后没多久就又变回原样。当地人对我感慨:“**不会做没回报的投资。”

直到2010年的英联邦运动会和去年的G20峰会前,相关主干道和配套设施才得到“突击修整”,但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升级改造的尼赫鲁运动场外的过街天桥还没使用,在运动会开幕前半个月就塌了。今年6月**1号航站楼的挑檐也因大雨倒塌。只要雨季一到,地下通道就被淹没得找不到入口。

相比贫富差距,精神鸿沟更难逾越

我第一次来印度是应邀参加男友姐姐的婚礼,那次婚礼如童话一般。但对比婚礼的奢侈豪华和街道的脏乱坑洼,我一时难以对这个地方概括出合理的印象。宾客的珠光宝气和敲车窗乞丐的饥饿困顿;身材壮硕的宾客们觥筹交错和身材瘦小的人力三轮车夫挥汗如雨;刚离开仆从前呼后拥的豪宅便路过塑料布搭建的、房顶只有齐腰高的贫民窟……对我来说,在印度最大的心理挑战是要随时随地接住这些割裂画面的冲击。

初遇印度,就能关注到它的仪式感:“慢生活”中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小辈对长辈行摸足礼的暖意。我本以为“慢生活”是发达**的“专利”,所以我时常感到不解:拥有约2亿贫困人口的印度为什么没有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呢?定居印度几年后,我逐渐了解了他们的底层逻辑:他们相信“人这一生是灵魂修行的一个片段,普通人没什么可急着奔赴的,重要的是以虔诚获取灵魂的升华”。

印度为人所知的,除了贫富差距大,还有妇女社会和家庭地位低下,且强奸案多发。特别是对于农村和城市底层女性来说,早婚早育和因嫁妆少被夫家虐待的情况屡见不鲜。我的一个印度中年女性朋友尼鲁抱怨说,她的父亲从没抱过她,却总把弟弟搂在怀里。她出生时父亲去孟买做生意,订了返程机票后听说是个女孩,立刻改变主意退了机票。

印度中产家庭一般都雇女佣,住家的每个月赚的钱约合1500元人民币,不住家的每个月不到1000元。她们从不坐在椅子上,而是坐在地上,吃饭也有特殊的铁盘铁碗。不住家的女佣被允许打包带走剩饭剩菜,有时还会拿走主人不穿的旧衣服。

过去,印度女性的发展处处受到阻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我的邻居瑞玛姑姑年轻时考上名校,但父亲不允许她去别的城市上学,最后她只得上了离家最近的三流大学。直至今日,印度女孩婚后随夫姓都十分常见,甚至有些传统的公婆会把女孩的名字也改掉,并称之为“开始新生”。我的婆婆本名叫莎昆德拉,她的父母非常开明,供她读完了研究生,她后来还考上了***。可是丈夫一家却不允许她工作,还把她的名字改为普嘉。

如今,印度中产家庭对女儿大多非常宠爱和呵护,城市的年轻父母已不像上一辈那样重男轻女,女性的发展空间也开阔了很多。以我的几个印度闺蜜为例,个个都受过良好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工作也是源于爱好。其中一个女孩结婚前是理疗医生,婚后开了个诊所雇人打理,自己一周做两次客座讲师。但这种比较优渥惬意的婚后生活离不开娘家的经济支持。

除女性地位外,种姓制度也是印度备受诟病的封建社会遗存,宪法早已将其废除,那么如今种姓在社会上的影响还有多大呢?同印度人生活多年后,我才体会到千年种姓制度在人们精神层面造成的鸿沟。相比贫富差距,这种精神隔阂才更难逾越。

最让我惊讶的是,在公共场合,相互不认识的高种姓人对低种姓人颐指气使,对方却逆来顺受。比如一辆人力车或小摊贩的平板车停在市场里,刚开过来的**想停这个位置,会直接按喇叭让对方挪开。孩子们也有样学样,公园里的高种姓孩子从不和低种姓孩子玩耍。此外,高种姓女孩如果和低种姓男子自由恋爱或结婚,她的兄弟、父亲等会以捍卫“家族荣誉”为名,将其清理门户。印度**犯罪记录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印度共报告33起“荣誉谋杀”案件,而实际案件数量很可能更多。

印度人看**,分为两派

印度的“两面性”还体现在它对外资的矛盾态度上。一方面,印度采取了大规模招商引资的措施;但另一方面,印度又担忧国外企业抢占国内市场,全力帮扶本土企业,导致营商环境不断恶化,吸引外资的难度不断提高。美国快餐连锁品牌汉堡王状告印度同名餐厅商标侵权,打了13年的官司最终败诉,原因是印度汉堡王在1991年美国汉堡王入驻印度前,就已经在使用该商标了。印度朋友对我调侃道:“怪只怪美国汉堡王进驻印度太晚了!”此外,我身边一些**朋友近几年也因拿不到签证不得不放弃运行中的印度工厂。

据我观察,印度人看**,分为两派:一派是去过**或是同**有贸易往来的;另一派则是对**的认识仍停留在媒体报道层面,人云亦云地认为**落后贫穷、还对印度“构成威胁”的。

我刚结婚时,在印度很少见到**人面孔。我在印度的**朋友小荷,2004年嫁给印度老公时,他们的婚事还上了印度报纸。10年前,随着OPPO、小米等中企落户印度,以及两国贸易增多带来跨国婚姻增多,在印华人也多了起来。我们逐渐有了自己的社群,一起庆祝传统节日、传播**文化、促进两国民间交流。

以我们这个小家为例,在我的带领下,我们的晚饭时间从9点半提前到8点以前,这让我原本超重的公婆成功减重20公斤。此外,全家还跟着我一起喝铁观音,慢慢改变了喝冰水和洗冷水澡的习惯。

总的来说,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多数印度人是友好、开放的。我也认识不少去过**或和**有贸易往来的印度人,在他们眼里,义乌和广州是**“最著名”的城市,还有一些人也去过上海。他们从事的贸易多是从**进口电器、鞋帽、玩具等。印度商人德尔内贾20年前从父亲手中接过批发鞋子的生意,年轻时多次到义乌采购。几年前,他开心地向我展示手机里的应用程序,告诉我他现在只需要在微信上和义乌商家确认新产品就可以直接进货,不用每次都去**上货了,“既省了差旅费,也省了平台佣金,货品更有价格竞争力了”。

好一些的印度学校会提倡尊重文化多样性,时常组织学生用歌舞、话剧等表演展示各国文化,其中**元素不可或缺。最开始,舞台上的**对联如同“鬼画符”,是印度老师和家长乱画的。后来我主动加入道具组,帮助孩子们准备对联、窗花、**结、灯笼等道具和装饰品。

印度**节是开国总理尼赫鲁的生日:11月14日。这一天,印度**们通常会把儿女的旧玩具、衣服、鞋子打包,再加上几袋糖果,陪儿女一起送给乞讨的孩子或是那些跟随父母在工地生活的**,教育孩子用善良和分享感恩命运,如今我也时常这样做。

就在这种相互帮助和交流的日常小事中,我感到中印两国民众都能更加理解和尊重彼此,人与人之间的“隐形壁垒”似乎也松开一条条小缝,透进一束束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