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协约国列强之间在奥斯曼帝国问题上出现分歧。英国面对战场压力和盟友之间的关系,选择同法国、沙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和犹太复国主义者,达成不同的战后瓜分意向。这些历史之中的仓促选择,对后世中东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学界称英国此举为“三舌外交”,讽刺英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1921年,耶路撒冷发生冲突,英国军队出动装甲车维持秩序。
协约国列强都对奥斯曼帝国“有想法”
沙俄希望获得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高加索地区,并且打通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海上通道,让自己的舰队可以在地中海畅通无阻。
法国对奥斯曼帝国虎视眈眈,尤其希望获得其治下的大叙利亚地区。这一区域同法国南部的商业社团关系密切,且很多大叙利亚地区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很早就到法国宣传阿拉伯民族独立思想,呼吁法国支持他们脱离奥斯曼帝国管辖。
英国对奥斯曼帝国也有自己的想法,19世纪以来,英国保守党一直希望扶持奥斯曼帝国,阻止沙俄舰队进入地中海威胁英国航运安全。但英国自由党掌权后,英国**的态度发生较大变化,在宗教情感上,英国自由党**更同情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基督徒,批评奥斯曼帝国对少数族群的排斥。
与此同时,一战复杂的战况更加让英国“陷入头脑风暴”。一战期间,列强之间的战斗充满不确定性,奥斯曼帝国是英国、法国和沙俄的强劲对手。战争初期,奥斯曼帝国不仅成功顶住了沙俄军队的狂攻,还长期将战场前线稳定在高加索和小亚细亚半岛东部,极大消耗了沙俄的战争资源;在加里波利登陆战期间,奥斯曼帝国曾将英国、法国等协约国的约50万军队限制在土耳其海峡,让协约国损失惨重。
此外,奥斯曼帝国君主拥有伊斯兰世界“哈里发”的头衔,在宗教法理上能够“一呼百应”,号召全世界的穆斯林起兵,威胁英国在印度、埃及的统治,以及沙俄在中亚和高加索的统治。
“四处出击许下诺言”
为了拉拢盟友,赢得战争,英国在一战期间“四处出击许下诺言”。其中最为重要的3个就是:英国和法国签署的、瓜分奥斯曼帝国**部分的“赛克斯-皮科协定”,英国与阿拉伯人之间的“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以及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民族之家”的“贝尔福宣言”。
1915年至1916年,英国和法国举行了多轮谈判,最终英国政治家马克·赛克斯和法国外交官弗朗索瓦·乔治-皮科作为代表签署协定。“耶路撒冷安全与外交事务中心”网站报道称,1916年5月,两名外交官在一张1平方米大小的地图上用一支笔画出了边界——这条线从摩苏尔画到海法,将中东划为两大部分,北部地区归法国管,南部则归英国管。巴勒斯坦成为共管地,法国、英国、沙俄各管一部分。
而为了应对1915年前后奥斯曼帝国军队对埃及的威胁,英国希望奥斯曼帝国治下的阿拉伯人能够起兵。在此背景下,从1915年至1916年,英国驻埃及的高级专员亨利·麦克马洪同阿拉伯半岛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之间通信10封,英方许诺帮助侯赛因建立独立的阿拉伯王国。
随着一战进入1917年,英国国内出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为了动员更多在英国的犹太人参军入伍,同时希望国际犹太财团支持英国,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去信给英国犹太人领袖,表示“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但是同时要求“不得损害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社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
留下更复杂的矛盾
“赛克斯-皮科协定”“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和“贝尔福宣言”让英国在中东的角色更为微妙。
马克·赛克斯
不可否认,一战后,英国推动的一系列中东政策都在努力平衡这3个“诺言”的内容。比如英国“托管”巴勒斯坦地区,开始接纳犹太移民,但同时也希望维持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关系;在同法国的关系上,赞成法国“托管”叙利亚和黎巴嫩,但同时也希望安置被沙特家族击败、北上流亡的侯赛因家族成员。
英国“三舌外交”的出发点是维持不同盟友的关系,安置不同盟友的利益,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耶路撒冷安全与外交事务中心”网站报道称,“赛克斯-皮科协定”和“贝尔福宣言”的曝光激起阿拉伯世界的抗议,他们认为这是对“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的藐视。
而为了安抚阿拉伯世界,英国在“贝尔福宣言”之后又发表白皮书表示,“建立犹太民族家园的规定不适用于约旦河以东地区。”英国的“多方诺言”在中东留下了更为复杂的矛盾关系。(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