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看!这就是咱家的稻田,到时候能体验农活儿,能收获大米和螃蟹……”近日,在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海北镇金翠家庭农场内,市民李立荣正通过视频电话向亲戚们展示着自己的“一亩田”。
“再过半个月,螃蟹更肥。到时候让家人们一起来,体验钓螃蟹的乐趣。”金翠家庭农场负责人王云翠笑着说。
正说着,王云翠又接到了北京客户认养电话。挂断电话,她走到一侧稻田处,在地里插上一块小板子,上面标注好客户信息。
认养模式火爆“出圈”,让金翠家庭农场负责人王云翠很开心。“我们分为一分田、半亩田、一亩田3种认养方式。认养人支付相应的生产管理费,农场给其提供稻米、河蟹等。同时,我们还融合可视化、物联网等智慧农业技术,实现‘云认养’,给认养人更多沉浸式体验。”王云翠说,去年农场共有150亩稻田被认养,亩均纯收入900余元,今年农场认养亩数有望翻一番。
可在几年前,农场的“抢手地”却遭到市场嫌弃。“随着市场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粗放式种植方式跟不上了。有时辛辛苦苦干一年,稻谷却积压在家里卖不出去,心里是真着急。”王云翠说。
种了30多年水稻的王云翠不服输。彼时,芦台经济开发区正积极改造提升田间水系,大力推广稻蟹混养技术,这让王云翠“嗅”到了机遇。2017年,她决定流转附近村民的土地,开办家庭农场。通过“粮食+”方式,打好生态牌,农产品重新获得市场青睐。
“以前种地费时费力,现在全是机械化种养和管护,每亩稻田比之前增产100多公斤。”王云翠告诉记者,由于农药几乎是螃蟹的“致命杀手”,稻蟹混养不施农药,不仅让稻米零污染,还实现了“一地两用、一田双收”。
稻蟹共生田,颇受市场欢迎。2022年,王云翠趁热打铁开启“稻田认养”,不仅让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全链条更透明,也让农场的稻米成了抢手货。
“以前,农场的稻米都是按稻谷卖,每公斤最多卖1元。现在,通过线下线上销售,农场直接卖大米,每公斤能卖3.4元。去年,农场仅大米就卖了15万多公斤,丰产又丰收。”说起如今农场情况,王云翠笑了。
既要稻谷满仓,也要“诗和远方”。“让人们愿意来、留得住、带得走。”王云翠说,农场通过发展观光、垂钓、研学、餐饮等多个业态,打造田间乐园的同时,带动周边乡村产业兴旺起来。
采访当天,记者发现在离金翠家庭农场约3公里的海北镇小海北村,一排民宿正进行内部装饰,预计年内完工。
“目前,除金翠家庭农场外,我们还不断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以团建、康养为主的壹和田源基地,以住宿、旅居为主的海北民宿基地等项目。”海北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张宗娇说,镇里还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记者 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