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大学“长征新途”实践团队赴延安重走长征路开展红色大寻访。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近日,上海大学“长征新途”实践团队赴延安开展红色寻访实践,从包括百岁战士在内的老红军中抢救性挖掘长征故事。


沿着红军当年足迹,在吴起县的白沟洼社区和张湾子村,团队还有幸寻访到“三碗剁荞面”和“半碗炒鸡蛋”故事中的亲历者后人,聆听他们深情讲述家族传承与红色记忆,也从起点走向更新的起点。


【寻觅“剁荞面”“炒鸡蛋”】

在张湾子村,村民梁雪梅经常听公公张瑞生说,爷爷曾给红军首长做三碗剁荞面的故事。1935年10月18日,毛泽东率主力抵达张湾子村,这里成为中央红军进入吴起的第一站。当晚,村民张廷杰一家热情招待主席一连吃了三碗热腾腾的剁荞面。

“当时我爷爷一家还不知道眼前吃饭的高个子首长就是毛主席,只感觉很亲切。这支队伍也从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为了发扬红军艰苦奋斗精神,在爷爷张廷杰、父亲张瑞生相继离世之后,梁雪梅还主动接过他们的讲解工作,选择留守在旧居继续讲述革命故事。


切尾巴战役,则是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也是中央红军进入陕北苏区的第一仗。战役胜利后,红军士兵们在白沟洼庄子对面的肚罗台上搭起讲话台。“我父亲当时是白沟洼村主席,他就和我讲当时镇子附近的老百姓都赶来参加,成为盛况。”宗廷彦说道。

在红军留守的这段时间,他的父亲宗世喜还帮助红军购买物资以及照顾伤员。“曾经有一位红军团长在牺牲前特别想吃炒鸡蛋,我父亲他就争分夺秒地找,让团长在走之前尝到。”如今,宗世喜老人已经去世,宗廷彦也继续秉承着老父亲的家风,在牺牲团长的安息之地尚未得到正式安置的岁月里,坚持不懈地前往祭拜,接力守护团长长达80载。


【遇见初代“南泥湾人”】

“一把锄头一把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南泥湾村刘宝斋红色家风馆内,红军刘宝斋的儿媳侯秀珍向团队成员讲述了父亲历经的长征传奇与建设南泥湾的辉煌事迹。“刘宝斋16岁就参加了革命,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编入三五九旅九团九连,是第一批走进南泥湾垦荒的人。”

大生产运动结束后,刘宝斋就留在那里继续建设南泥湾。家中的“两把镢头”,不仅是两代人信念的薪火相传,更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代代传。


在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团队成员与百岁老战士们面对面交流。98岁老人同景飞是一名老八路。每当回忆起过往,他的眼中总闪烁着真挚的光芒。六岁那年,同老的家里接收了两位在长征中负伤的红军战士。“红军战士给我们讲他们当年走的‘水八站’‘旱八站’,那时候条件艰苦啊,但他们硬生生给扛过来了。”

这段经历,在同景飞幼小的心田悄然生根发芽,滋养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向往与憧憬。从勤务兵,到司号员,再到南泥湾开荒,他参与和见证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用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的难忘历史。


【深访长征会师圣地】

陕北是落脚点,更是出发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甘苏区吴起镇,行程二万五千里的中央红军长征,由此宣告胜利结束。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实践团成员们先后前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劳山战役烈士陵园、延安革命纪念馆等11处历史圣地参观学习,从生活办公器具到军事战略地图,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品如同一扇扇历史之窗,激励“长征新途”实践团队“再踏长征征途、响彻长征强音、光大长征之魂”的青春之志。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甘泉县象鼻子湾村,团队成员参观、学习和重温毛泽东“雪地讲话”重要内容。“主席梳着‘婆姨头’(陕西方言,长发),高高大大的,他就站在大树下面讲话。下面的士兵都衣衫褴褛的,上面有很多补丁,但是精神状态很好。”当地村民贾错文向团队介绍当时的场景。


下寺湾会议后,毛泽东等率领红军沿着洛河继续南下,在象鼻子湾村与徐海东率领的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当时会师大会就是在贾错文家窑洞前的场院上进行的,他的曾爷爷亲眼见证了两军会师的场景。如今,“雪地讲话”旧址内循环播放着毛主席当年的仿声演讲和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激励参访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