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一连两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展示出香港独有的历史文化,将传统工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一代年轻人和海外游客联系起来。
香港文化节8月10日至11日在中环海滨活动空间举办互动市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2024”,并获得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的资助,旨在通过每年一度的盛事,保护及传扬多样珍贵的文化遗产。据香港星岛日报网10日报道,非遗市集有一系列表演节目,除了舞狮、舞龙、客家舞麒麟等非遗项目外,今年还加入街头艺术表演及**传统武术和舞龙表演,同时安排一系列互动文化体验摊位,包括传统中**文化、叮叮糖(源于广东的一种传统糖果,后传入香港成为当地代表性的街头小吃之一)制作等。市民可参加“穿越运动会”,尝试古代竞赛运动投壶、蹴鞠、捶丸及陆上龙舟速度赛的乐趣。
港媒报道称,两天的市集分别以“时代蜕变:传统·文化”和“时代蜕变:文化·传承”为主题。首日聚焦传统文化精粹,次日则展示文化传承。香港文化节创办人赵式庆表示,今年市集移到占地更广的中环海滨活动空间举办,务求为市民及游客带来更大规模、更多元化的免费节目,向公众推广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本地文化。
参与龙须糖制作的香港市民Ewen称,作为香港人,有责任身体力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活动后,他发现一些平时觉得“见惯见熟”的东西,原来都有可能是非遗,感到十分有趣。
使用树叶演奏的邓女士和曾先生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他们的师父是树叶吹奏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邱少春。邓女士透露,她在2016年接触树叶演奏,觉得这项技艺的魅力在于没有任何一个乐器比它更方便,薄薄一片树叶可以放在手机壳或裤袋里,随时随地拿出来演奏。而且自己在工作上与小朋友接触较多,因此吹奏乐器时可以引起小朋友对环保、大自然、非遗乐器的兴趣,希望借此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树叶演奏。
苏绣第五代传承人马女士称,自己从小在家中帮母亲及外婆穿针,尽管有二十几年的经验,但独自完成一幅作品也需要约两个月左右。因此,为了减轻入门难度,她推出了文创类产品如书签、耳饰等。她说,对初学者而言,穿针是最困难的,需要极大耐心,完成一个绣有自己名字的书签,大约需要3小时左右,“文化、艺术不分地域,希望苏绣可以走进校园,让更多香港小朋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汉服爱好者思音身着传统服饰在会场内走动宣传,她表示自己很喜欢中华传统文化,接触汉服已有十几年,汉服文化分多个领域,包括妆容、服饰、工艺等,都十分有吸引力。制作缠花、绒花及琉璃的黄女士则表示,汉服中有30至40多项都是非遗,自己制作绒花学习3个月左右,才能了解排绒及梳绒,“一朵简单的花都包含了9项工艺,本次参与活动也是希望年轻一辈可以继续传承这种有魅力的文化”。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6年后开始筹划进行全港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搜集研究数据,用于编制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2008年,香港特区**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非遗咨委会),督导全港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2017年8月14日,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涵盖20个项目,为保护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依据。这份代表作名录包括先前已被列入**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10个本地项目,即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中秋节——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斫琴技艺)、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黄大仙信俗。名录还包括南音、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诞、中秋节——薄扶林舞火龙、正一道教仪式传统、食盆、港式奶茶制作技艺、扎作技艺、香港中式长衫和裙褂制作技艺以及戏棚搭建技艺10个新增项目。目前,“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上共有480个项目。
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蔡毅撰文称,正如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一样,中华文化始终是香港的“根”和“魂”,是香港最深厚的精神底蕴。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重要优势和“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以及香港文化多元的重大优势,为香港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提供了丰沛营养,并将在中西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中进一步创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