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茜 李予澈 冀昱樵 张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北京中轴线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这一历史性的决定不仅肯定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价值,也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和独特魅力。
数百年来,仍在“呼吸”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遗产中心主任吕舟称,北京中轴线是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决定北京老城形态的核心建筑群。它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吕舟说:“这一巨大建筑群汇集了13世纪以来**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礼仪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展现了中华文明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形态特征。”
“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城市作为文明发展的表征,必然从各个方面呈现它承载文明的主要特征。”吕舟表示,在**文化传统中,都城位置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在国土中的位置不仅要符合观念中的中心地位,更要与特定的星座在天穹上的位置对应,这也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吕舟称,北京中轴线以其宏大的规模、均衡的规划格局和组织有序的城市景观,成为**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也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中轴线在展现**都城格局的同时,更是古老遗产与当代生活融合的生动诠释。北京中轴线还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意义,见证了**社会从王朝统治转变为现代**的历史变革。数百年之后,它仍在“呼吸”。
跨越时空,贯通东西
在北京,无论是胡同里的老北京人,还是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都在感受着、传承着、发扬着中轴线的文化。这条线,不仅是北京的中轴线,更是连接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纽带。
赵嫣的家就住在地安门内大街上。在中轴线保护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她亲眼见证家门口的大街慢慢恢复了往日荣光,街道两侧店铺林立而游人如织的胡同小巷里各类配套设施逐渐齐备,就连以前搬出胡同的老邻居也选择回到了以前的老**,社区里热闹非凡又秩序井然。
自2001年成为欧盟与**合作项目的联合主任起,荷兰景观建筑师汤姆·沃尔特斯便与北京结下不解之缘。沃尔特斯的家位于景山附近的胡同,他的邻居们,那些世代居住在此的老北京人,也是沃尔特斯了解北京、了解中轴线的启蒙老师。沃尔特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北京指路的方式与众不同,不是简单的“直走,左转,右转”,而是“向北,向东,向南”。他认为,这与中轴线的南北走向和棋盘式街道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独特的指路方式,让他感受到了北京城市格局的秩序之美。
沃尔特斯表示,他经常邀请朋友和客人一起漫步在胡同之中,一起坐在四合院的院子里,聆听那些关于老北京、关于中轴线的故事。对他来说,这些故事是了解北京、理解中轴线的窗口。沃尔特斯认为,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对北京悠久历史的致敬。北京中轴线,作为活生生的历史,不仅承载着过去,更指引着未来。
来自莫斯科大学的汉学专业学生亚历山大向《环球时报》记者分享了他的北京之旅。他和同伴们已经游览了包括鼓楼和钟楼在内的多个历史名胜。他说,自己和同伴在爬上钟楼,看到北京中轴线上的美景——热闹的街道,有人情味的胡同,优美的公园,以及看到钟楼上古老的钟,他觉得自己仿佛穿越了一般,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智慧中轴线的现代演绎
历经12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在遗产保护领域的最新成就,同时,它也象征着在“后申遗时代”该遗产可持续发展事业的起点。无论是北京中轴线上“有形”的古建筑遗产,或是其背后“无形”的人文精神,如何让它们在当下被活态传承是一个多维而复杂的任务,“科技与数字化”技术的介入则为其提供了一个“抓手”。为了对北京中轴线进行实时而更智慧化的管理,2021年,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成立。该中心由监测中心、档案中心、管理中心三个部分组成,为北京中轴线保驾护航。
在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有一整面巨大的数字屏幕。屏幕上显示,属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被划分成红色和绿色区域,分散着许多移动图标,点开其中一个,就能看见遗产区里某个点位的实时动向,包括其周边的人流量、实时照片、建筑保护和使用情况等。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遗产监测部主任周子予说,类似设备通常被用在**和火车站,但现在却被创新地运用在了遗产管理领域。“此前有国际领域的保护专家在看到我们的监测大屏后而感到惊讶,被其规模震撼。可见我们**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技术也走向世界前列。”
以该中心为例,**在遗产保护方面的“智慧”投入与**自主创新的发展息息相关。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监测设备得以对遗产点位进行微米级别的精准监测。同时,中心搭建的“数字孪生”系统让类似钟鼓楼等遗产地标以3D的方式呈现,帮助监测人员在三维场景中发现问题。借用中心配套开发的“移动巡查APP”,这些高科技捕捉的信息可以被及时反馈给监测中心。“智慧化”的介入不仅为北京中轴线保护增速,同时,也展示了**文保领域的新前景。
“随着科技与遗产保护的结合,文保人员变得更像是将‘古代历史’与‘现代技术’连接的桥梁。”周子予告诉《环球时报》。依托“数字打更人”这一线上渠道,大众可以通过实地“打卡”的方式参与进北京中轴线的日常监测中。同时,依托游戏科技打造的“数字中轴·小宇宙”沉浸式线上互动项目,让玩家在轻点手机屏幕的刹那就能领略中轴线700余年光景的变迁。
**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说:“我们想让公众读得懂北京中轴线,这可能是申遗成功后,北京中轴线的管理保护机构需要长期关注的一项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