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乡村呈现更美好的样子


非虚构作家阎海军坦言,《崖边农事:二十四节气里的村庄》(以下简称《崖边农事》)是一次农家人对待庄稼的深情记录。他们因循节气物候,周而复始耕耘希望,拥有朴素的生存哲学。

《崖边农事》,以二十四节气和农耕日常互为经纬,用田野笔记的形式记录落谷有声。百年农业的生产变迁、传统农耕人家的农事生活、乡村熟人社会的生活图景在这本时间之书中一一展开。本文为该书的编辑手记。

因重返而写的第二部家乡作业

最初认识“崖边”这个地方,是在非虚构作家阎海军的《崖边报告:乡土**的裂变记录》一书中,它是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一个村庄,坐落在沟壑纵横的陇中黄土高原,历史上曾是彩陶之乡和金戈铁马之地。近现代以来,因其摇摆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这片区域响亮的称谓是定西或西海固。和其他在旱海中养育的西北村庄一样,崖边有着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黄土塬与各种田地区域交叠、村口常常有一棵大树、村庄周边林立着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兴衰荣辱的被风化的古堡、村庄与村庄之间蜿蜒着战国秦长城的遗迹……

从《崖边报告:乡土**的裂变记录》所开启的对故乡崖边的书写中,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作者阎海军对于吾乡吾民的深沉情感和理性书写,田野调查的方法在那个时候已被娴熟运用:每次返乡的对话、每户人家的生活现状、以人和土地为核心的小切口所体现的大视野。时隔10年,作者的这本《崖边农事》,是因为重返而对西北乡土及历史再次凝视的第二部家乡作业。

这部写农事和二十四节气的书,跨度100年,三代人,因其叙事坐标的宏阔,作为在家乡成长了近20年而离开的80后,在2022年正式开启这本书写作的时候,作者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一整年的每个节气都在村庄度过”。

用阎海军自己的话说,“我曾在乡间生活到十七八岁才离开,按理,我是熟知农事的人。但是,当我提笔真正写一部关于种田的作品时,却陷入了尴尬。比如农具的使用、物候的把握、作物的特性,我其实并不精通。我幼时漫长的乡村生活,更多只是一个劳动的配角。重回村庄,我要找到老庄农人,他们每个人本身就是一部关于农事劳动的史书”。过去,村落缺乏识文断字之人,村落大都没有文献,只有活态传承的记忆。活态传承,久远的历史无从考证,可靠而具体的历史脉络,多停留在百年之内。

这次抢救性的记录聚焦村庄农业生产变迁背景下的种植结构单一、作物多样性递减、民俗文化衰退等问题。那些承载着活态记忆、能侃侃而谈庄稼故事的种田老把式,“过两个月再去,已经离开了人世”。对这些承载着农耕技艺和乡村文化记忆的抢救性记录必须分秒必争,这是比写作本身更难的事。

身为媒体人,阎海军并不局限于非虚构的体裁形式,而是从历史和日常两个维度捕捉百年农事的变迁和高原农民的细微举动。为了写好崖边这部村庄微观史,他翻阅查证了大量文献,随访和追踪每个节气相关的农事和作物,严谨客观地还原了乡土乡情。

在整部书的写作和编辑过程中,作者更是不断重返故乡,拍摄、替换书中所涉及的植物、庄稼和劳作场景,杏花什么时候开、柳树什么时候探芽、霜降前后是否如期收谷、小寒时节的压粉请了几个匠人和帮工……作者行走在黄土塬上,拍下繁茂生长的扁豆、玉米、土豆、小麦,继续以影像的形式记录着村庄的微观史。

崖边的沉思,一次抢救性记录

《崖边农事》关注的是1920—2020年三代人的农耕纠葛,书中的农民言行、农事劳动、生活观念、理想信念、忧虑担心,既浸透着农耕文明史,又杂糅着应对变局的局促和调适。

如书中所言,大变局之下,农业创造的一切正在改造农业,“在漫长的耕作光阴里,一切在缓慢地起着变化。**古人心中的五谷,有稻、黍、稷、麦、菽,或麻、黍、稷、麦、菽。北麻南稻。经过演变,除南方的稻米依然是主粮外,其余原生作物在小麦、土豆、玉米的挤对下,逐渐由杂粮弱化到了退出历史舞台”。村庄曾经压倒一切的冬小麦种植,不再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例如,在讲到宿麦(即冬小麦)的种植变迁时,从汉武帝时董仲舒曾担忧关中不种宿麦,讲到辛弃疾《破阵子》中宿麦作为景致进入词中视野,到考辨《氾胜之书》中所载人力为小麦加覆冬雪的细节大抵为关中民俗,而崖边所在的陇西高原,冬天村落封冻,人的活动受限,并没有为宿麦覆雪的情况,其间他和写其他节气的作物一样,全程追踪宿麦的种植进度,希望以独特的形式留给历史清晰可辨的面貌。

从生产仪式到物种变迁,从劳动谚语到乡村图景,书中详尽阐释了古老农业文明的内涵。“过了惊蛰不驻牛”说的是惊蛰前须做完春耕备耕,“深谷子浅糜子,胡麻种在浮皮子”说的是两种不同粮食的种植技巧,“夏浅耕、秋深翻”说的是人对土地的耐心,“穄青喉、黍折头”清晰强调了两种糜子的收割时间,这些流传千年的农谚,凝聚着口耳相传的活态记忆,也是即将失传的技艺。

因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和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作者的忧思也在时时展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诗圣杜甫翻越陇坂,流寓陇西高原秦州城的那个白露节气写下的诗句,其时,他正处在饥寒交迫之中。洋麦在白露下种,供应着农人在村庄的多种需求。洋麦退出种植的岁月,农人也走出了艰难日子。寒气冷凝的时节,重读杜诗,洋麦已经成了濒危物种。”这也令《崖边农事》的书写不止于农业生产,有着民族影像志的深沉意味。

落谷有声,新乡土的深情回望

崖边虽然位于西北干旱地区,但这里的农民因循节气物候,周而复始地耕耘希望,定义着朴素的生存哲学,他们敬畏自然又贴近自然,对于这方水土的坚守,鲜有改变。在作者的文字和影像中:黄土高原的人们用民谣“桃花开,杏花绽,梨花急得把脚跘”来表达对春天的感知;从绿荞结籽到甜荞开花,村庄的苜蓿盛开,一地紫花,旱塬生色,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美好的记忆;这份舒缓和从容,均来自对自然法则的遵循和内心的简单。

和**其他的乡村一样,这里的人与土地、乡亲邻里之间也有着乡土**社会图景的温情画卷。村庄的父老乡亲,像这片土地上最好的油料作物胡麻一样,对未来的岁月有着温厚殷实的想象与回馈。大雪时节莜麦粉碎成面粉四处飘散的清香、冬至榨油后油香飘荡的人家、小寒时节制作手工粉条的热气腾腾的灶台、大寒时节邻里和亲朋之间传递的一碗盐煎肉,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想传递的,无疑也是乡村对于殷实、温厚生活的一种向往。

“农民只有回到村庄才会安心,庄稼必须回到打麦场才算放心。”农人循着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地进行农耕活动,一点都不敢耽误。

一本书的诞生过程,和农人因循节气劳作的过程有相似之处,为传达阎海军“崖边三部曲”的深沉面貌,凸显新乡土的质感与温度,编辑部特别邀请了著名设计师、“最美的书”奖项得主潘焰荣对全书做了整体设计,字体设计师陈帅慧则依据书中描述的每个节气农事的特征设计了章头字体,配合作者每个节气拍摄的那些有生长性的作物和关于劳动场景的图片,经霜的高粱、漫长冬季封冻的村落、村庄的麦场、人和家畜辛勤劳作的艰辛,跃然纸上。

阎海军也在酝酿着下一部崖边的故事,他用影像和脚步丈量崖边土地,同时在为故乡筹划重建一座微型艺术馆——“崖边艺术馆”,希望有更多的人和他一样深入农村,打破边界,立足于新乡土,一起去传承和守护乡土文化,创造新的乡土文艺形式。

《崖边农事》正是这样一本在节气文化中感知乡土**的时间之书,其中再现的乡村生活哲学召唤着读者发现古老而又鲜活的日常,重返生动、从容的乡村。


《崖边农事:二十四节气里的村庄》

阎海军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