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作为河南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核心区六大片区的首开项目,郑州亳都·新象项目旨在打造市中心最具特色的传统风貌现代都市文化商业街区。中建八局二公司除了负责约4万平方米的主体建筑施工外,还负责1.8万平方米的室外景观施工任务。

宛折的主街两旁,一棵棵“参天大树”入夏后更显生机盎然,树干或挺拔健硕、或婉转婀娜,树冠或横冲直上、或倾斜昂扬,项目23棵大乔木与周围传统风貌环境和谐共融、相得益彰,倒真像是一夜间从地下生长出来的。

01 精心“选树”——跨越千里的23棵大乔木

为了保证项目景观树木种植效果,项目通过三维建模,设计出23棵与周围传统风貌环境完美贴合的“意向树”,而项目园林团队的任务就是要在2024年初之前,找到23棵与“意向树”完美贴合的“现实树”,并完成种植,其难度不言而喻。

2023年4月,带着未知的困难与挑战,由30余人组成的18个选苗小分队正式出发。

去年冬天,南方部分地区寒潮来袭,多地伴有降雪、冰雹等极端天气。但为了尽快完成选苗工作,保证在苗木休眠期完成种植,项目园林负责人延龙带着团队毅然决然奔向了南方……

“当时很有意思,好像我们走到哪,雨雪就跟到哪”,延龙回忆说。

团队采购了一批雨衣和雨靴发到每人手中,于是,身着五彩雨衣和长筒雨靴的选苗小分队,踏着满是泥泞的道路开始工作了。

每次选苗,团队都会用相机、手机等设备对苗木进行360度拍摄,用于观测与“意向树”的贴合度。但等队员掏出相机准备拍摄时发现,由于温度过低,大部分设备电量已耗尽“罢工”,只有几个人手机尚存部分电量,坚持到最后完成了拍摄。

沿途的冰凌花与雾凇为此次选苗增添了不少别样的景致,等队员们回到住处才发现,雨靴已冻得僵硬。

“凌晨谈节点,三更定方案,月余寻百城,筛苗近千万……挽袖于冰雪之中,笑谈于风雨之外……”,这首题为《虽一路泥泞,必不负使命》的文章,是今年元宵节前夕,业主成员随项目团队一同选苗时有感而写。他们目睹了选苗团队为了一棵理想的苗木,一天跨越多个城市考察各地苗圃的奔波与疲惫;见证了选苗队员在高速服务区或大巴车上应付一日三餐的辛苦与劳累。业主相关负责人在参与选苗时感叹说:“原来你们选苗的过程这么不容易,真是名副其实的铁军啊!”

“别动,再往前走就是一片墓地……”黑夜中,苗圃老板的一句话吓得众人屏住呼吸,待在原地一动不动……

时间回到去年十二月的一天中午,团队得知江苏邳州市有一家苗圃银杏树长势良好,遂组织选苗小组带领业主从郑州驱车前往。路途遥远,等到达邳州已是晚上八九点钟,由于第二天还要赶去其他城市,团队在和苗圃老板沟通后,决定当晚“面试”这批银杏树。

夜色如墨,偌大的苗圃里不见一点亮光。队员们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顺着光线仔细打量着每一棵银杏树的形态特征。突然,一个队员停下脚步,紧张地喊道:“大家等等,前面……”此时,刚回车里取手电筒的苗圃老板正好赶来:“别动,再往前走就是一片墓地”。大家听后不禁心头一颤,“咱这是体验了一次现实版《盗墓笔记》啊”,项目园林设计经理王玉飞的话让紧张的氛围缓和许多,大家长舒一口气,相视笑了起来。

昼夜兼程、上山下乡,选苗团队的足迹随着各地优质苗圃信息的获取,不断定位着新的出发方向。从2023年4月第一次选树开始,到2024年2月最后一棵乔木尘埃落定;从第一轮选苗暂定的5732棵初选树,到第六轮选苗赢得各方满意的23棵与“意向树”完美契合的“现实树”,团队花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6轮选苗。延龙看着自己的爱车的仪表盘说:“我俩刚到亳都项目时,它才跑了4万公里,现在马上7万公里了……”

02 细心“运树”——护“你”一路平安

2024年1月18日,是项目第一棵大树正式“入驻”的日子,这棵高15米、冠幅10米之多的朴树早已成了众人期盼的焦点。虽然团队早已制定了完备的“一树一策”运输方案,但延龙等人还是放心不下,早早到达江苏常州苗圃基地,跟进打包收枝、土球包裹、装车运输等工作。

天阴沉着,凛冽的寒风时而伴着雨夹雪。

高速路上,三辆“运树保障车”依次排开。最前方“探路车”提前掌握路况及各服务区进站情况,第二辆长13米的半挂车负责此次大树运输,而延龙和王玉飞等人则开车紧跟大树其后,负责保驾护航。

“玉飞,前面服务区停靠下,再看看土球是否破损。”虽然在出发前已经用保温毯包裹好了苗木根部的土球,但寒冷的天气很容易导致苗木根系失温受损。于是,每到一个可进站的服务区,团队都会对大树进行周密的检查,确保土球包裹严实、毛细根部完好,待一切检查无误后,再继续出发。

雨雪冲刷过的道路光亮湿滑,运树车辆行驶缓慢,正常7个小时的路程,他们足足开了14个小时。听着副驾驶延龙传出的阵阵鼾声,王玉飞随手把车内的音乐调到了最小,他知道,为了顺利把第一颗大树从常州运至郑州,延龙两天内睡了不到五个小时……

“好好好,我们马上过去接应”,项目园林生产经理张振挂掉电话,和几个同事匆匆赶去了郑州圃田高速口。此时,已过深夜11点。

今年3月18日,距23棵乔木中最大的一棵高18米、冠幅15米的朴树运至郑州还有一周时间,延龙等人就开车赶去了安徽郎溪县苗圃基地,全程参与大树收枝工作。由于朴树冠幅硕大,加之冬季枝干枯燥、韧性不足,几天后,终于在可收枝范围内,将大树的冠幅收至4.5米左右。

相比前几棵已经完成运输的大乔木来说,这棵身材最为魁梧的大朴树着实让团队费了把力气。即便前期已经进行了收枝,但仍面临冠幅硕大的问题,尤其进入郑州界内后,下高速路口成了一大难题。团队成员挨个给郑州区域所有高速路口打电话咨询限高限宽情况,最终决定在郑州圃田下高速。

为了保证不影响市内白天交通,凌晨12点,运树车辆抵达圃田高速口,此时,张振等人已协调好高速路口工作人员打开了最宽通道,并分别站在通道不同位置做好进站保护工作。12点一刻,这棵经过800公里长途跋涉的大朴树终于缓缓驶离圃田高速口,正式进入郑州市区。

今年3月底,23棵“树宝”般的大乔木毫发无损地陆续进入亳都新象,开始迎接它们新的身份和使命。

03 悉心“种树”——让23棵大树安家落户

“**,大树怎么在天上飞呀?”小朋友看着远处天上飞过的大树,满是疑问。而此时,正在现场指导施工的项目园林总工程师徐永民则是片刻不敢松懈,仰望半空,手持对讲机,全神贯注地指挥着这场“从天而降”的苗木“落户”工作。

施工空间狭窄,运输车辆无法进场,只能将树木**在路边。在和有关专家开展多轮策划讨论后,团队决定来一场“空中接力”。团队找来两台200吨**吊**在项目街区中,并根据苗木出圃时的吊装点位、形态、重心分布等用吊带对苗木进行牢牢绑扎,待确认完最佳起吊位置和和吊运高度后开始吊运一棵棵大树。

吊机如同巨人的手臂,稳稳地吊起一棵树木,在空中划过后放到另一台**吊面前等待接力,在激光定位的帮助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3棵大树先后准确无误地从空中平稳降落到各自的种植坑中,倾斜误差不超过1公分,实现了精准种植、一次成优。

在每一棵树木的树干上,挂着这样一个蓝色牌子,上面展示着树木养护方法、养护负责人姓名电话等信息;在每一棵树木的枝干上,又挂着各种装满营养成分的液体包,每日进行着“输液”补给。

“这些树木虽然来自周边省市,但是从苗圃断根移植进入新环境就好像住进了‘ICU’,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超出正常苗木的养护措施,保证它们复壮成活,做好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王玉飞解释说。

在种植前期,团队根据不同树木的生长习性,对土壤酸碱度、营养成分等进行了改良,最大程度还原树木根部本来的生长环境。种植后,除定期施肥浇水、补充营养成分、适时修剪外,团队还为专门为苗木配备了遮阳设施与喷洒系统,一根根水管沿着枝干到达树冠顶端,启动水管开关,就可为树木提供一场惬意的洗浴服务,达到夏季避暑降温的效果,帮助树木尽快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而今,23株大乔木的了不起的旅程已告一段落,它们正以新的姿态在郑州亳都新象安安稳稳落地生根。但项目园林团队的脚步依然在路上,他们正为项目剩余点位花乔的选型、运输与种植等工作,进行一段新的忙碌旅程……(冉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