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致力于打造有影响力的出版品牌,自“大虹桥”出版计划启动以来,持续强化和培育多个领域的品牌逾40个。在2024上海书展期间,集团携手新闻晨报新媒体矩阵举办五场以“ 对话’最懂书’的人”为主题的直播,汇聚五位品牌主理人,与记者共话出版幕后故事,直播还于“央视频”APP、“出版人杂志”视频号、“上海文艺出版社”抖音号、“世纪文景”视频号、“上海人民出版社”抖音号同步推送。

现刊发精彩对话,以飨读者。



撰写/新闻晨报记者严峻嵘

本期嘉宾张吉人是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品牌主理人。“译文纪实”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13年创立的一个子品牌书系,也是国内首套非虚构作品的开放性丛书。从2009年开始策划到如今,“译文纪实”共推出136种非虚构图书。


用故事,进入真实

入行二十多年,张吉人与上海书展一路走来,同频发展。在本届上海书展东一馆上海译文出版社展台上,今年出版的“译文纪实”新书已经亮相。作为资深编辑人,张吉人则希望通过新闻晨报,让更多读者了解非虚构写作,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世界。

首套非虚构作品丛书收获口碑

晨报记者:

“译文纪实”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13年创立的一个子品牌书系,也是国内首套非虚构作品的开放性丛书,那么当时推出这个书系的原因是什么?

张吉人:2011年和2012年,我连续引进推出了《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彼得·海斯勒(何伟)的《寻路**》和《江城》,收获了市场和口碑的双重肯定。很多读者被何伟笔下熟悉而又陌生的**所吸引,同时对于非虚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鉴于后续会开发不少非虚构作品,同事建议我干脆做一套丛书品牌。另外,当时国内图书市场也确实没有专门出版非虚构作品的系列丛书,于是在2013年,我创立了“译文纪实”,专注非虚构图书的引进和出版。同年,“译文纪实”的第一个子系列“陌生的**”成形,除了之前何伟的两本书之外,我在当年还推出了《打工女孩》和《再会,老北京》,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2014年,“译文纪实”的第二个子系列“日本现场观察”启动,推出了NHK纪录片的同名非虚构图书《无缘社会》,之后又陆续推出了NHK创作的《女性贫困》《老后破产》等作品。


2015年,我们以环保为主题,推出了《最后的熊猫》《大灭绝时代》《汤姆斯河》《与荒原同行》四部作品,搭建了“译文纪实”聚焦自然写作和科学写作的第三个子系列“自然与人”。此后我们陆续策划了“看不见的美国”“真实罪案”等子系列,希望以不同的主题和分类,让读者通过阅读,以更小的切口进入历史现场和真实世界。“译文纪实”至今已出版图书近140种,是国内首套也是最大的非虚构丛书品牌,每本书都代表了一个故事,一种话题,一段人生。我们希望选品的丰富和多样,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感受非虚构写作的复杂和多样,从而更深地理解真实世界的复杂和多样。





晨报记者:

讲到非虚构作品,能否为网友介绍一下非虚构作品的特点?

张吉人:

非虚构作品是与小说(虚构)相对应的一种形式,首先明确一点,它不是虚构,不能虚构。所以非虚构写作的基础是事实,是经过调研以及核查的事实。从这个角度而言,非虚构写作的门槛是比较高的,或者说下限比较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事实的发掘、调查以及核实,都不是那么容易的,都对创作者的意识、能力和伦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美国有一位资深的非虚构作家约翰·麦克菲,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课教非虚构写作,培养了很多优秀的非虚构作家,这门课的名字就叫“关于事实的艺术”。打个比方,非虚构写作就像造**,而事实就是造**用的砖。事实越扎实,用它造的**就越牢固。同时,光有事实是不够的。没有建筑的技术和艺术,砖永远不可能成为**。**是功能性的,需要创造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性的艺术从哪里来呢,可以借鉴其他的文学艺术形式(比如小说),也可以来自写作者本人的创新。所以,非虚构写作的本质,是对于经过核查的事实,进行创造性地结构化呈现。非虚构的底线,是事实,是不能虚构;它的上限,取决于结构呈现的创新,或者简单说,叙事的创新。

这些年,“译文纪实”好书不断

晨报记者:

“译文纪实”的选书标准是“用故事,进入真实”,这个选书标准言简意赅,能否介绍一下?

张吉人:

把“用故事,进入真实”作为选书标准,反应了我们对于非虚构创作的理解。非虚构不仅仅满足于发掘与核查事实,而是要呈现和进入真实。真实是需要建构的,就像离开了人的创造,**不会凭空出现。非虚构写作,就是创作者试图用简洁、逻辑和共识,向我们揭示复杂、模糊和差异。找到一个故事,讲好一个故事,从而进入一种真实,是“译文纪实”的选书标准,也是理想的非虚构作品会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

晨报记者:

这些年,“译文纪实”好书不断,今年书展期间有哪些书籍想推荐给大家?

张吉人:

第一本是《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也是这套书第三本中文原创的非虚构作品。作者杨素秋是陕西科技大学的一名文学老师,一次偶然的**挂职经历中,她接到了为区里新建一个公共图书馆的任务。这本书写的,就是杨老师筹建图书馆的故事。在书里,杨老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书目是图书馆的灵魂。杨老师有100万的图书采购预算,于是,选什么书,买什么书,怎么买,构成了理想和现实之间最让人感触的灵魂拷问。


第二本是《君幸食》,作者扶霞是英国著名的美食作家,2018年“译文纪实”推出了她的畅销书《鱼翅与花椒》,大受好评。《君幸食》是扶霞的最新非虚构作品,英文版推出时获得了多项美食写作大奖。这本书是扶霞研究中餐30年的一次总结陈词,全书的结构就像是一场盛宴的菜单,用三十道菜,写中餐的来龙去脉,写美食背后的人,写中华文明的创造力。同时也回答了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为什么中餐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美食,也是人们最不了解的烹饪传统?



最后一本是《不谈恋爱的年轻人》。作者是日本研究年轻人婚恋和潮流的专家牛窪惠。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当今没有伴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女性占比七成,男性占比八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谈恋爱了?是不想?还是不能?作者通过对600名年轻人的样本调查和访谈,探讨了日本年轻人婚恋观激变的根源。老龄、少子,似乎是日本社会无法摆脱的趋势和宿命。今天,我们引进这样一本10年前出版的日本非虚构作品,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它因何产生。


有意思的是,我这次推荐的三本新书,分别隶属于丛书的两个子系列“陌生的**”和“日本现场观察”。十多年来,这也是两个最受读者关注、最容易出畅销书的子系列。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