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安装,不一定要有多大,但一定要有!”

“有了之后,后续小区公共安全怎么保障?谁来保障?”

“有了之后肯定是方便了,但如果不安全,那还不如没有。”

这是发生在2024年年初,共和新路街道盛源家豪城小区业主大会上的情形。


不同于常见的小区停车、非机动车**及其充电桩安置等主题,在本次业主大会上,一扇2.2米高、0.8米宽的“门中门”成为居民讨论的主角。

如今,在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圈出了家家户户的幸福。但对于不少居民来说,实现十五分钟可达、可享,除了居住地周边配套的完善,更重要的还是“抬脚即达”中的“抬脚”——家门口便利地出行。

而共和新路街道盛源家豪城小区今年开启的这扇“门中门”,就生动地诠释了“抬脚即达”。用小区居民的话来说,那就是——“甭说步行15分钟了,5分钟我就能赶到。”

已有两扇大门,

为何还要增设“门中门”?

共和新路街道盛源家豪城小区建成于2009年,共有十幢居民楼、共计1126户。该小区南临柳营路,北近洛川东路,西临泽州路,东近共和新路辅路,共有柳营路、泽州路两大出入口,分别位于小区的东南、西北角。


小区柳营路大门


小区泽州路大门

小区已有两扇大门,且呈对角线分布,那为何还要增设“门中门”?

回答这一问题,家住该小区西南角(9、10单元)楼栋的居民最有发言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明明只有一墙之隔,却要绕道步行十多分钟。”


原来,处于小区西南侧的盛源生活广场及其周边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尤其是盛源生活广场前的空地及市民篮球场,均已成为居民日常休闲和运动健身的最佳场所。同时,设立该广场前的柳营路泽州路公交站也是距离该小区最近的公交车站。



可惜的是,由于盛源家豪城小区西南角有一道5.7米宽、2.7米高,平时均为关闭状态的大门,导致小区居民陷入了直线距离虽短,但只能“望墙兴叹”的局面。

之前我们要是想去生活广场那边买点东西,就只能绕行一大圈。尤其是夏天,双手拎着菜,要白白多走近一公里的路,我们上了年纪,身体吃不消的。”家豪城小区居民朱建萍告诉记者。


“群众事无小事,群众事就是‘心尖事’,这条通道无论如何一定要打通。”

在得知小区居民这一“烦心事”,共和新路街道盛源家豪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彭海敏当即表示。

“开门”并不简单,

公共安全、便利、管理等方面

要如何应对?

为及时回应居民诉求,盛源家豪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携手并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三驾马车’为了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事先通过小区‘家有智慧缘’议事平台,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彭海敏告诉记者,同时表示,从老年人的行动不便到年轻人的快节奏生活,平台上居民的每一条反馈,均被认真记录且深入讨论。

在经过多次的实地调研和方案论证后,“三驾马车”最终确定了在靠近盛源生活广场一侧,也就是在小区西南角常年紧闭的那道大门上开通一个“门中门”的方案。

但“开门”并非一帆风顺、水到渠成。

2024年年初,盛源家豪城小区有关开启“门中门”的业主大会举行,随即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开门”通过率达90%以上,但公共安全、便利、管理几个要素反复被提及。


公共安全、便利等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这就好比手心手背,每一处都要‘抓牢’。”彭海敏表示。


经过群策群力,最终,“门中门”在今年上半年被开通的同时,一系列“智慧管理”方案也应运而生:

采用智能**设备,居民需凭原本小区**卡出入“门中门”,三门实现“一卡通”;

为照顾到不同时间段居民的需求,“门中门”的开放时间为每天6:30至21:30;该门仅通人不通车,有效避免了交通安全隐患;

安装24小时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条条实实在在的“智慧管理”看似细小,却让居民们的“后顾之忧”得到解决。


一扇“门中门”,

便出行、暖人心

如今,在共和新路街道盛源家豪城小区,居民出门路线实现了最优化——前往盛源生活广场、柳营路泽州路公交站,路程从之间的步行十余分钟缩短至五分钟;前往轨道交通1号线地铁站,路程缩短近两百米……


对于“门中门”打通后的众多“福利”,小区居民均如数家珍,言语中的真情流露,相信也是大家对居民区这项工作的最好评价。


而这扇2.2米高、0.8米宽的“门中门”,也在一次次被刷开、被迈进后,“悄悄”地叩开了居民的“心门”。


记者:罗欣悦

图片:罗欣悦

视频:傅雷

编辑:叶苹

信息来源:共和新路街道采编基地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