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由于猴痘疫情在刚果民主***及其周边**迅速传播,8月13日非洲疾控中心宣布猴痘为非洲大陆公共**紧急事件。两天后,世卫组织将猴痘列为“国际关注的紧急公共**事件”,呼吁世界各国增加投入、强化公共**措施并加强国际协调。这是两年内世卫组织第二次将猴痘疫情确定为国际关注的紧急公共**事件。与上一轮相比,本次疫情的传播范围与严重程度都要大得多,**与国际层面的应对工作也更为复杂和艰巨。
首先,本轮疫情由一种新发现的猴痘1b型毒株引发,传播模式与此前2型病毒有很大不同。目前,在刚果民主***中部、北部与西部的流行地区,病毒主要通过家庭接触影响15岁以下的**,绝大多数病例与88%的死亡都发生在这一群体中,婴儿中的死亡率更是高达5%。在东部,疾病则主要通过异性性行为在成年人之间流行。由于存在多种传播途径,这一轮猴痘疫情影响的范围与扩散速度都不容轻视。除了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乌干达这四个此前从未报告过病例的非洲**,瑞典也在近期报告了感染1b型新毒株的病例。欧洲疾控中心警告,由于欧洲与非洲之间频繁的国际往来,确诊病例“极有可能”继续增加,建议成员国完善相关应对并向公众发布旅行警告。菲律宾8月19日通报出现今年以来的首起猴痘病例。
其次,从**层面的应对来看,公共**体系薄弱、**难以负担价格昂贵的疫苗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依然困扰着非洲**。特别是,作为这次疫情的“震中”,刚果民主***安全局势复杂严峻,公共**基础薄弱,检测、诊疗与护理资源十分有限,近年来多次暴发埃博拉、霍乱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其国内存在数百万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者,他们居住的营地中人口密度大、流动性高、性暴力广泛存在,客观上加大了猴痘疫情防控的难度。有研究认为,早在2023年9月刚果民主***就已经出现病例,之后病毒迅速蔓延至该国大部分省份并溢出国界。
此外,与数次全球公共**危机中反复出现的问题一样,疫苗的供应与获取依然存在极大的困难。世卫组织官员20日强调,完全可以战胜猴痘,但必须支持非洲获取疫苗。根据非洲疾控中心的估计,遏制疫情需要1000万剂疫苗。欧盟与美国宣布捐赠的数量仅占总需求的1/40。丹麦**开发商巴伐利亚北欧公司(Bavarian Nordic)生产的改良型安卡拉—巴伐利亚北欧痘苗(MVA-BN)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的猴痘疫苗,但其市场定价远远超出非洲**的负担能力。而且,即便可以通过国际采购与合作生产部分解决疫苗供应问题,在当地实际开展疫苗接种行动也并非易事。
最后,从国际组织的角度来看,虽然今年召开的世界**大会通过了再次修订《国际**条例》的决议,赋予世卫组织在公共**紧急事件中更大的权威协调国际行动,但修订案尚未正式生效,世卫组织仍需根据现行条例协调国际应对。世卫组织已经向相关**提供诊断与病毒测序工具;支持开展接触者追踪、病例调查与接触者追踪,并为**工作者开展培训。但现有的支持仍远远不够。据估计,需要立即筹集1500万美元支持检测、准备与应对活动,世卫组织应急基金目前拨付了145万美元,总干事谭德塞敦促捐助者提供其余资金。
可以说,对国际社会而言,有效应对这一轮猴痘疫情、防止风险升级仍是艰巨的任务。“救非当在早,已暴何由敛。”**古代圣贤之语言犹在耳。在人类**健康日益紧密联系的背景下,响应世卫组织呼吁,加大对非洲受影响**的支持,从源头上尽快遏制疫情发展是关键。从需要采取的措施来看,保证非洲**对疫苗与药物的获取只是一个方面,提升当地检测与监测能力、改善**服务、宣传公共**信息、推动行为改变以及提供经济与社会支持同样重要。只有综合施治,才能有效遏制当前猴痘疫情的蔓延。
猴痘在历史上是一种危险性较低的地方性疾病,但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内,在多个**隐秘传播、不断演化,最终两次触发最高级别的全球**警报。这也再一次提醒我们,仅靠事件发生后的紧急援助与应急动员,将越来越难以有效管理频发的国际公共**危机。建立更加紧密与全面的国际合作机制,系统解决全球**中的筹资、知识产权、技术转移、供应链、人力资源等问题,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各国只有将疫情的预防与应对常态化,不断加强公共**体系建设,才能防患于未然,实现推动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的宏伟目标。(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