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导演胡玫耗费18年心血打造,改编自**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滑铁卢,首日票房不足170万元。名著改编,究竟是机会还是陷阱?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最受争议的,是将王熙凤贪图林如海家产修建大观园的阴谋摆上台面,并以此为线索,串联起贾府的经济衰败、宝黛钗的爱情纠葛,完成了红楼梦的悲剧。这样的解读在原著中未经证实,改编思路也受到质疑。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为了将“阴谋”与“爱情”两条主线有机融合,影片还对时间线进行了“乾坤大挪移”,导致原本熟悉的故事变得面目全非。许多情节的衔接缺乏逻辑性,比如宝钗进京的时间线被后移,与黛玉回京同步,宝玉丢玉发生在元妃省亲之前,“共读西厢”和“黛玉葬花”这两个经典情节也被生硬地拼凑在一起,损害了原著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也让观众情感上难以接受。

提起《红楼梦》,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黛玉,然而影片中,在张淼怡的演绎下,林黛玉被刻画成一个当面吃醋、脾气暴躁的人,与观众心中的黛玉相去甚远。87版《红楼梦》之所以还原出了观众心目中的红楼群像,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演员走进了人物内心。主演陈晓旭老师在评价林黛玉的角色时,写出“风骨不朽作书简,留与人间写传奇”,很好概括了黛玉的性格和风骨。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口碑的失利,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经典名著翻拍的思考。《红楼梦》是**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承载着几代人的文化记忆,同时又有87版电视剧《红楼梦》珠玉在前,确实为后续改编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在忠于原著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原著的精髓,是摆在翻拍者面前的难题。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照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要想将原著120回的内容浓缩在116分钟的电影里,“打碎”原著重新塑造是必需的,创新的思路值得肯定,观众也应有雅量包容主创人员的创新,毕竟名著翻拍风险极大,只是此次改编走得有点远。

那么,名著翻拍如何才能不翻车?

名著改编应有“度”,不能无底线。在多元的文化语境下,对古典名著进行适度的改造和创造性的创作无可厚非,但不应违背原著的基本精神和文化传统,更不能无厘头,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处理上完全背离原著。只有对名著的内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融入现代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构思解读,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观众、粉丝。

这些年其实诞生了不少成功的名著改编。比如去年暑期档影片《封神第一部》,就是以当代观点重新挖掘**传统文化的一个优秀案例。导演乌尔善认为,重新讲述封神的故事,需要有能够反映时下社会价值取向的故事内核,编剧团队花费四五年时间打磨剧本。《封神演义》讲述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改编后,纣王脱离了刻板中“无知脑残”的形象,否定苏妲己“红颜祸水”的逻辑,合理化武王姬发伐纣的动因——纣王毁灭孝道、凌虐他的父亲,狱中,周文王姬昌对儿子姬发说,“记住,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阐述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也凸显了年轻人的价值选择。


《封神第一部》

再如,前些年的**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让“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为了哪吒的“新标签”。在原著《封神演义》中,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导演颠覆了传统剧情,哪吒一出生便被“魔丸”附体,在外界偏见中挣扎成长,从命定的“混世魔童”蜕变成“救世英雄”,又赋予其“打破成见,扭转命运”的新内涵,传递了“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的观念,引起了观众内心的文化认同感。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对于名著改编,故事是撑起电影的核心要素。如何讲好故事,仍然是名著改编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尊重原著、深入挖掘原著内核的基础上,融入当代视角进行重新解读,才能赋予“名著IP”新的生命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徐宁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