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8月21日起,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推出系列短视频“改革开放进行时——社科专家带你读懂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邀请权威专家对全会精神进行解读。其中,着重讲解全会《决定》里新提出、有变化和反复强调的内容,并结合上海的制度性经验、示范性案例和标志性场景加以系统阐释。今天推出第一集。
第一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式现代化
主讲嘉宾:权衡(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不是为改革而改革,目的是提高实效。”
“**式现代化的规划蓝图变成现实,从根本上来说,还是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
主持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式现代化的问题。我们要怎么理解紧紧围绕推进**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权衡: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要把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式现代化的规划蓝图变成现实,从根本上来说,还是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
第二,我们从原有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速度、结构到动力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阶段,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动力。
第三,这是应对国际环境风险挑战的重要举措。随着我们面临的外部风险环境挑战矛盾不断增多,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用更好的体制机制主动应对好这些风险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继续坚持和完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完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的一种继续。这个“继续”的含义是什么呢?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十八大以来,围绕**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在**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这一制度体系,也是动态变化的。我们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通过制度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变革,使得制度更加完善、成熟、定型。这个完善的过程,其实就是想解决如何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转化为治理效能。这个效能的潜力还很大,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释放出来。
在这一目标下,《决定》通过“七个聚焦”分领域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制度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些重大举措和部署。“七个聚焦”涵盖了**式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治理、社会、文化、民生以及党的建设等若干领域。同时,突出注重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所以,改革的总目标和分领域目标,浑然一体,相互作用,形成我们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
这次全会《决定》中强调的“六个坚持”,是未来一段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六个原则。这“六个坚持”从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组织保障,到改革的目的、改革的路径、改革的主线、改革的**保障,以及改革的思想方法,都做出了阐述。
比如“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坚持**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变。但还要与时俱进,根据实践发展,以问题为导向,破解体制机制瓶颈。做到既守正又创新,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
再比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突出了完善推进**式现代化所依靠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从而更加凸显**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效能。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决定》从14个方面做出全面部署。重点还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发挥总牵引作用。
《决定》提出的重大举措里有相当多的篇幅都围绕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如怎样真正落实好“两个毫不动摇”,更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怎样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也就是通过市场主体的塑造,使市场主体真正体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和水平;怎样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真正通过市场体系的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怎样更好地发挥**的作用,这会涉及**或者**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围绕高质量发展怎么来构建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会涉及全面创新背后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改革。这么多改革方案举措,最终落实要靠党的全面领导,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以钉钉子的精神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把改革开放的若干举措落实落细,这就要依靠党的建设以及党的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
改革最终还是要注重实效。是不是解决了问题,是不是提升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方面面的效能,最终是不是充分发挥了**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是我们讲的,改革要有实效性,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改革最终目的是提高实效。
作为社科理论工作者,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宣传、研究和理论阐释,二要更好地聚焦问题,为**决策提供咨询服务,还要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学科优势,通过面向基层的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海市社联提供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上海市社联 上观“思想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