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战略的第六年。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推出长三角城市政要系列访谈,采访苏浙皖重点城市负责同志,共话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953年,马鞍山铁厂2号高炉熔炼出第一炉铁水。三年后,“钢铁之城”马鞍山正式建市。设市60多年来,马鞍山早已成为长三角的老牌工业重镇。从地图上看,马鞍山地处安徽江苏两省交界处,长江穿城而过,身处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里既是安徽融入沪苏浙的“东大门”与“桥头堡”,又是正在打造的长三角“白菜心”。

围绕马鞍山的一系列“标签”,记者专访了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


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马鞍山打造长三角“白菜心”的新发展定位,在生态环保领域,马鞍山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袁方: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马鞍山考察,赋予我们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收获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无废城市”、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去年,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8月19日设为“马鞍山长江保护日”。我们感到,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正在加快实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正在逐步重现。

同时,我们持之以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通过常态化的排查整治,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污染防治攻坚考核连续2年位居全省前列,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考核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三,空气质量连续3年达到**二级标准,长江马鞍山段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去年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全部达到100%。这几年,我们与南京市开展了多轮联合执法行动,推动跨区域环境执法监管“互动、互助、互补”。2022年与南京市、镇江市协同制定了《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成为全国首例针对单一物种的跨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记者:围绕长江生态治理,马鞍山有哪些举措?

袁方:地处长江沿线,马鞍山在长江大保护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为此,我们深入实施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新一轮提升工程,在长江东岸综合整治基础上,又启动实施长江西岸和百年矿区向山地区的综合整治。

现在,东岸的薛家洼与西岸的浮沙圩隔江呼应,成了靓丽的风景线;曾经的华东第一大露天采场,也被改造为美丽的凹山湖,获评**3A级旅游景区,被市民游客誉为“人工天池”。在长江禁渔方面,我们探索了“四有一畅”工作法,也就是保障渔民上岸后有房住、有工作、有学上、有社保、心情舒畅,解决了渔民的后顾之忧,相关经验入选了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记者:作为传统的工矿城市,马鞍山如何统筹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袁方:马鞍山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这几年,我们始终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1+8”方案,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加快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

2020年—202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1.8%、居安徽省前列,马钢、长钢成为全省首批环保绩效A级企业。我们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明确新型工业化“施工图”

记者:马鞍山连续三年“新春第一会”的主题都围绕制造业展开,今年又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马鞍山将如何通过数字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袁方:马鞍山以工业起家、靠制造业吃饭,工业的基因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当中。去年马鞍山的工业化率达37.2%,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60强。当前,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特别是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今年正月初十,我们召开了数字赋能制造业暨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实施新质生产力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协同、新基建提升、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产业治理数字化提升“六大行动”,明确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接下来,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要着力提升产业体系的竞争力、科技创新的引领力、开发园区的承载力和营商环境的吸引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记者: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马鞍山如何实现“老树发新芽”?

袁方:马鞍山因钢设市、因钢兴市,传统产业比重比较大,钢铁产业是我们的“当家产业”,化工、建材、装备、铸造、食品等产业也都是重要支柱。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19年与**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了战略重组。围绕马钢的发展,我们坚持市企一家、融合发展,携手打造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目前,马钢新特钢、宝武特冶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落地投产,马钢获评**级“数字领航企业”。马钢的高铁车轮**化也取得突破,实现整列装用、载客运用。

同时,我们也在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了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认定,分10个行业编制《数字化转型指南》,设立49家标杆企业,组织企业“看样学样”,已有超过一半的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

记者:在新兴产业的培育上,马鞍山有何动作?

袁方:在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力争实现“独木变森林”。立足自身主导产业特色,马鞍山在市级层面聚焦以钢铁新材料为主导的先进结构材料、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等战略新兴产业融合集群,按照“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推进强链延链补链。

聚产业关键靠招商。我们强化专业招商,组建了11个新兴产业专班和6个招商研究小组,加强细分领域研究;开展基金招商,组建两支市级母基金,加快打造母基金+重点产业子基金+科创、天使等基金的“基金丛林”,做大基金规模,服务主导产业招商;用好资源招商,积极对接央企、高校、科研院所、创投机构,注重发挥老乡会、校友会、商协会的作用,开展龙头企业大拜访等活动,主动敲门招商。天能电池、泉峰**、联想正奇光能、顺博合金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已经陆续在马鞍山落地投产。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推动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立足自身优势,精准选择新赛道,加快前瞻布局和培育,大力发展磁性材料、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等未来产业。

“双圈城市”当好“桥头堡”

记者:马鞍山同时身处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可谓“双圈城市”,如何利用好这一区位优势,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袁方:在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的过程中,马鞍山坚持树牢同城化思维,加大对接力度。主要工作可以总结为“四个一”。

一是共绘规划“一张图”。我们加强与沪苏浙规划衔接,重点推进与南京的规划对接,在空间规划、交通、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合作,协同推进两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

二是共联交通“一张网”。我们把宁马城际、巢马高铁、扬马城际三大项目,作为对接沪苏浙交通大动脉的“一号工程”,成立专班强力推进。目前,宁马城际铁路全线正式铺轨,预计2025年建成运营;巢马高铁建设进度过半,预计2026年建成运营;扬马铁路安徽段可研获批,建成后将连接巢马高铁和沪宁沿江高铁,形成合肥经马鞍山通往苏南、上海的高铁新通道。这三条线开通后,从马鞍山乘地铁到南京市中心只要30分钟左右,乘高铁到合肥只要40分钟左右、到上海只要90分钟左右。

三是共融产业“一条链”。我们积极探索“链式配套+集群发展”的产业协作模式、“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园区协作模式、“研发+生产”的科技协作模式。在产业协作上,马鞍山围绕南京、合肥主导产业做配套,近年来招引的亿元以上项目中,超过60%来自沪苏浙;在园区协作上,搭建了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产业合作园区、“飞地港口”等对接合作平台。目前,所有县区、开发园区与沪苏浙重点园区合作共建全覆盖,郑蒲港正在打造合肥的“飞地港口”,建设江海联运中心和高能级物流枢纽;在科技协作上,我们设立了21个“研发飞地”、75个“双招双引”和人才工作站,不少项目“研发在沪苏浙,转化落地在马鞍山”。

四是共享民生“一卡通”。我们加强在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实现15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支持社保卡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引进了一批沪苏浙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与江苏省人***、南京鼓楼医院、南京中大医院等开展合作,建成长三角名医工作室21个。全市共有10条公交线路与南京无缝对接,每天客运量超过6000人次。

来源:作者:于量 陈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