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升学——学海泛舟,龙门腾跃2024届毕业生之保研(博)升学篇

编者按:

骄阳似火,岁月如歌。2024届毕业生们在时光的长河中,以青春的名义,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华章。从春的萌动到夏的热烈,从秋的收获到冬的沉淀,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段段难忘的记忆。他们带着梦想和激情,勇敢地迈向人生的下一个舞台。“财华有你”2024届毕业生风采录系列,以全新的视角,记录着即将启程的青春旅程,展望着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岁月。我们不仅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蜕变,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念。

“学无止境,勇攀高峰。”保研升学是一条充满智慧与勇气的道路,2024届的学子们,他们以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们用四年的汗水与泪水,浇灌出一朵朵成功的花朵,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让我们跟随2024届毕业生的脚步,一起见证他们在保研升学道路上的硕果,感受他们的坚持与努力!

赵娱: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会计学院2024届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

曾任20财管一班班长、21及22级财管副班、校友春晖社学术部部长、校学联学术项目组成员;曾多次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青年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校学生联合会优秀志愿者国家奖学金、人民奖学金一等奖、互联网加市赛优胜奖、数字千村论文二等奖、学习成绩奖、“蓝园杯”合唱比赛一等奖、“财菁杯”征文比赛二等奖 、通识经典征文比赛三等奖等荣誉;曾有千村调查、筑梦行线上支教活动等实践经历;曾有行研、PE、互联网实习经历。

毕业去向: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少年当立志,骑马踏平川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该驶向哪个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来的都不会是顺风。”作为一个典型的j人,我习惯于对自己不同时期内的目标及落地方法进行规划,因此在大一入学之初,通过与专业课老师、辅导员老师和学长学姐们交流,我确立了国内升学的目标。这里推荐一个目标管理的小方法:首先去思考一些宏大长远的事情(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对于“天命”的寻找),去探索自己的价值感寄托在何处,并根据能力边界和现实因素进行动态修正,然后按照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一步步为自己搭建通往目的地的梯子。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由于大一和大二学年的学分占比较高,且存在数学课和较为重要的专业课,此期间我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习题练习和相关知识拓展,同时,低年级暂且不必直面升学或是步入社会的压力,我参加了较多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就个人感受而言,这些经历不仅有利于丰富简历经历,也有利于加深自己对于行业乃至于社会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修正自己的目标。正是大二期间校友春晖社,我遇到了自己保研路上的第一位学长“导师”,对保研具体要求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大二暑假到大三上学期可以多参与科研、竞赛、实习等,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点打造优势,大三下学期则是多数商科项目夏令营参营的时间段,需要集中输出。

努力耕耘,享受过程

人生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保研则是短期对学习积累和学习能力一次较为全面的检验,一般而言需要达到硬门槛(文书材料中涉及的绩点、科研、实习、英语等)+软实力(面试能力、心态、仪容仪表等)要求。根据学长学姐经验分享以及同辈交流,我在大三寒假结束之前确定了自己具体的参营项目,并准备好通用的文书材料,大三下学期则是复习专业课、更新行业知识、面试Mock、参营几件事情来回穿插交织,这个过程有失意,但更多的是收获,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能够感受到我在许多方面都有成长。对于完成保研和留学提前批的同学,大四学年的时间较为充裕,可以去尝试更多方向实习、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或是旅行放松。

很多学长学姐曾感概,人生没有真正的“上岸”。升学不是终点,我们不是单单为结果而忙碌,而要在奔赴前途中享受每一个当下。

感悟寄语

在担任新生班级助理、参加讲座经验分享时,有几个问题被反复问到:“大学应该干什么/什么最重要?”“想要国内升学/留学应该怎么办?”“xx课程应该怎么学/xx实习应该怎么找?”这实际上呼应了目标规划中不同阶段和时间周期内的问题,在确定好目标后,大家可以从线下(师友前辈等)+线上(社交平台等公开信息渠道)搜集整理信息。很遗憾也很幸运地,世上没有一份标准答案能结束这一连串问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前路去历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采待抒写,祝愿大家享受真诚自由的青春,多走走、多看看、多想想,诗意地栖居,幸福地生活。

Tips:

1.对于目标的思考难以一次成形,但它往往是我们困难时候坚持下去的动力;

2. 作为一枚“小白”,在学习、实践、反馈的循环中,锲而不舍,勤能补拙。

王丽君: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马克思学院2024届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专业硕士毕业生

本科期间曾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团总支书记等;曾多次获得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财经大学优秀毕业生、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十大学生标兵、本科生国家奖学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等荣誉。

毕业去向: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想要选择继续进行求学之路获得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机会,排在第一位的是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情况。向内看,是个人在整个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情况,参加任何学校的笔试或面试都会对其进行综合考察,就我个人而言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几乎所有的专业基础课成绩都维持在90分以上,同时参与了一些科研论文的翻译校对工作、学术会议不断积累科研经验。好的专业课成绩和科研学术经历是在提交报名材料时很好的敲门砖,也是各大院校在审核学术材料时第一位的考量因素。

目前基本全国各高校的博士招生是以“申请-考核制”为主、“普通考试制”为辅,以“申请-考核制”为例的招生考核基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大步骤,其中笔试包含英语和专业课两大部分。英语分为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两种方向,就马理论学科而言前者基本与六级考试的水平相当后者则是以原著阅读和翻译为主。专业课考试基本可以从官网通知中找到考核科目和参考书目,建议提前进行多轮复习,学校的层次越高通常更注重笔试部分的成绩。

搜集信息,提前准备

保研和考博在实质上都是一定程度的信息战。每个高校开放夏令营和正式报考的时间有差异,建议参考目标院校的招生通知中的报考材料目录和时间列一个Excel表格(如下图),列明各项截止时间便于提前安排,不至于在夏令营和各大学校报名的高峰期手忙脚乱,同时基本材料通常是通用的,一次性准备好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联系导师的时间要建立在自己的成果已经产出的基础上,时间上建议从5月中下旬开始,对回应态度相对比较积极的博导,结合其研究方向展开对应的研究计划书撰写,在较长的申博战线中通过定期汇报学术进度、学习成果等积极和意向导师保持联系。

对于进一步目标报考院系的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入手寻找该院校的同专业学长学姐进行沟通,有些学校的报名条件设置比较隐蔽,提前知道这些信息才能及早准备或者提前放弃自己不适合或难以满足条件的学校避免增加申博成本。

坚定信念,保持信心

实际上读博的难度大于申博的难度,考上目标院校可能只是第一步,因此开始申博前一定要做好自己适不适合读博的判断,自己有没有充足的学术热情和科研动力、能不能做到埋头苦干、在逆境中有多大的承受能力、能接受的最差结果是什么以及读博究竟符不符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考虑好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开始了就不要轻易退缩,要抱着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的心态去面对整个过程和结果通常会比较可观。

由于申博在学校和考生之间都是n对n的关系,这也意味着掌握好的学校学科出身背景或者学术成果比较多的学生一开始就能得到很多导师的青睐,达成多个初步意向。可能对于教育背景、学术成果一般的学生,在一开始联系导师的时候通常是石沉大海的。因此,如果选择了要读博这条路,肯定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就算一开始得不到肯定回应也不要过早的放弃,手拿多个口头offer的学生也只能取舍最终选择一所学校,只要能够坚持尝试一定能有所收获。

秦浩然: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

统计与管理学院2024届统计实验班本科毕业生

曾任20统计实验班班长、统院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统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曾多次获得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团员、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上海财经大学五四青年标兵、上海财经大学优秀毕业生、上海财经大学荣誉学士、国家级大创优秀结项、千村调查优秀结项、市场调查大赛全国三等奖、统计建模大赛上海市一等奖、“挑战杯”上海市二等奖、“知行杯”上海市三等奖等荣誉。

毕业去向: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数理统计直博

端水之道

作为一名热爱玩耍和交友的e人,初入大学的我对新鲜事物的感兴趣程度远高于学业。我先后加入了院学联、推理社和合唱团等组织,参与了许多学生活动与团建,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也提高了我的组织、沟通和领导能力。而与此同时,作为代价,我在学业上投入的时间相对而言便少了很多,对专业课的掌握程度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所幸,经过期末月废寝忘食的努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由此提醒大家,尤其对于有升学意愿的同学来说,在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同时,要平衡好课内与课外的时间。

选择之源

我对保研的深入了解,是从大二上学期开始的。当时我的生活导师(也是我现在的博导)找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和我介绍了未来可以选择的许多道路,并让我对个人生涯展开规划;经过仔细的分析后,我认为我的成绩条件还不错,也有冲击外保的空间,因此选择了保研这条道路。在确立目标后,我深切感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变得更为明晰了,也不再感受到之前常有的迷茫感。我在专业课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也为了夏令营而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我能感知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它也培养了我对统计学的兴趣,让我逐渐坚定了日后的研究方向。当然,这一选择也让我变得更为忙碌,为了更好地复习,把图书馆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值得一提的是,每次经过图书馆延时区的时候,总能看见一大片熟悉的专业课课本与课件,以及用坚毅的眼神注视着它们的熟悉面孔。最耀眼的不是太阳,而是统院人努力的模样!

功不唐捐

在五个学期的学习结束后,我以一份比较满意的成绩,开启了夏令营准备和投递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我的实习经历不算丰富,和其他同学比起来有些劣势;另一方面,考虑市场环境等因素,我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意愿。为此,我选择了硕博或直博这条道路,打算继续沉淀一下自己。和许多人一样,在这一过程中我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焦虑:博士项目的选择空间不大;有些申请会被拒绝;参营论文怎么改都觉得不满意;专业课复习难以全面覆盖等等。此外,各种日程带来的时间压力也很大。为了同时处理专业课、学生工作、党校活动和评奖评优等工作,我不得不在各种DDL之间来回游走,甚至放弃了一些项目的复习计划。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也是一种历练,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成长。到了长路的最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给我与上财的缘分续费了五年。也希望大家可以朝着自己确立的目标不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

感悟寄语

若相逢未尽,愿君满怀期待,共赴山海;若须别于此,愿君万事顺遂,前途璀璨;若挚情难舍,愿君铭刻于心,寄情远方;若谋面寥寥,愿君未来可期,顶峰相见。一程山水一年华,青云不坠,海棠依旧,他年再叙,契阔相逢。

Tips:

1. 社团和学业都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平衡好时间,劳逸结合;

2. 保持良好的自学习惯,合理利用资源,加强与老师和学长学姐的沟通;

3. 收集不同方向的信息,尽早做好生涯规划,朝着制定的目标不断前行;

4.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相信自己的努力总会有回音!

牛昱佳: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财经研究所2024届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生

曾任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生会执行主席,现任财经研究所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曾获国家奖学金、上海财经大学十佳女大学生、青年标兵、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2023年千村调查优秀研究报告二等奖、我心目中的千村调查优秀征文二等奖等奖励荣誉。曾于2023年赴山东诸城进行千村定点调查、参与多项科研课题。

毕业去向: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博连读

是否读博?

刚进入硕士阶段,我们都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读博,也没有考虑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楚自己未来从事什么职业。但上财的大部分硕士学制为两年,若想继续攻读博士,则仅有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去思考、抉择。我认为读博应基于对自身性格能力的充分理解上,不能盲目做出选择。进入硕士阶段后我们应充分利用半年多的时间,从多方面去考虑自己是否读博。

首先,科研需要倾注热爱与专注。攻读博士学位需要长期的学术投入和专注,如果你对所研究领域充满热情,愿意深入探索,那么读博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其次,选择需要匹配未来规划。博士学位通常能为你提供更深入的学术背景和更强的研究能力,这在学术界、研究机构或一些高科技企业等领域会更有优势。再次,升学需要审视学术能力。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科研成果以及导师的评价都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如果你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一定的研究能力,那么攻博期间可能会更加顺利。此外,决策需要考虑相关成本。博士学位的攻读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和时间成本,你需要评估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以及时间和精力来投入研究。最后,读博需要强大的心脏。博士的压力是远远高于一般人的,因为是否能够毕业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科研成果。同时,读博是一个延迟满足的过程,通常很难当即获得回报,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和长远的眼光去接受未来的价值满足。

以我自己为例,我在本科阶段就开始跟老师做课题,最初仅做最基础的文献翻译、数据收集等工作,慢慢地跟老师交流心得,逐步进行从数据收集、文献整理、构建模型、实证分析等全过程的科研训练,最终在SCI一区发表论文2篇。取得上述的学术成果给了我极大的勇气与信心继续攻博。同时,保研时我按照个人兴趣,选择硕士攻读区域经济学专业,有志于对区经研究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此外,在读研期间,不论是高微、高计、高宏的学习,还是平常与导师的交流讨论,对我而言都比较轻松,是我向往的一种舒服的学习状态。另外,做一名高校老师一直是我的奋斗目标,而博士学位是成为高校教师的基础门槛。综合以上因素,我坚定了读博的意愿。

如何转博?

对于本校转博来说,从硕士转为博士需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硕博连读申请,二是申请后的硕博连读资格认定考核。在第一阶段,申请时需要提交研究计划书、已有科研成果、个人简历、申请审批表、导师双向选择拟确认表等材料,并进行现场考核答辩。其中研究计划书的撰写,建议确认读博后尽快与意向导师进行交流,选题从问题导向出发,具体内容部分需展示完整的研究思路。在第二阶段,考核时需要提交转博资格认定审批表、硕士成绩单、研究计划及其进展、科研成果等材料,同时进行第二轮现场答辩。我校不同学院的硕博连读申请时间及考核方式可能略有不同,建议大家及时关注硕转博事宜,并咨询学院教学办、意向导师及师兄师姐,提前做好准备。

感悟寄语:

永远没有最好的选择,其实当你做出选择,就已经有了答案。如果你选择了读博并成功上岸,那就勇敢地奋力一搏吧!不美化任何一条没有选择的道路,不过度审判自己所做的决定,才能摆脱内耗,专注自身,获得快乐。

Tips:

1.如果无法通过上述维度确定自己是否读博,建议先尝试写一篇小论文,体验学术研究的全过程,在过程中做出合适的、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

2.确定读博后,尽快联系意向导师,尽早撰写研究计划。

胡瀚文:云城发轫,万里可期

外国语学院2024届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

曾任校学联人事部部长、英语演讲辩论社团副社长、班长;曾获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青年标兵、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荣誉学士、优秀毕业论文、国家奖学金、泰隆银行奖学金、2022年高教社杯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全国总冠军、高教社杯商业英语辩论大赛全国总冠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银奖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合作发表SSCI一区论文一篇;实习经历覆盖嘉实基金、中金公司、字节跳动、波士顿咨询、思略特管理咨询。

毕业去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GMiM项目

脚踏实地,逆风翻盘

大一上学期的绩点不是很理想,我相信有学弟学妹们也正在经历这种迷茫和无助,但我想说翻盘的机会还有很多,摆在我们面前的也绝非保研升学这一条路,要沉淀下来,再去争取想要的。在后面的五个学期中,我保持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进实现了20%的排名跨越。所以,抓住每一次机会,相信自己的潜力。

勇敢尝试,不设上限

我认为对于学生活动、实习、课外实践都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尝试,而每一次尝试都是试水和探索的过程。如果万分有幸找到了兴趣所在那就坚持下去,当然很多时候尝试的主要目的还是帮我们排除错误选项。“不给自己设限”这样的鸡汤已经被传颂的让人免疫,但我仍想再讲一次。作为英专生,我曾坚定的认为金融离我很遥远,所以一直在舒适圈徘徊。但是一切改变都来自于一次偶然的反思 ——“没试过为什么先否定?”,这样的质疑声音让我立刻付诸实践,也立竿见影的看到了收获。

多听多问,长期主义

打破信息差,靠的是主动搜索、主动倾听、主动询问。遇到学业或实习上的疑惑时,不妨先搜索,试图找一找答案。在保研、出国、实习方面,这些软件上总是有看不完的经验贴。此外,大家还可以关注其他学院、院学联的公众号,积极参加讲座并有所记录。可能是分享嘉宾的一句建议让你受益匪浅,一个观点让你在面试中巧妙化用,一次交流让你少走无数弯路。再次,就是主动询问学长学姐、老师、实习导师。

感悟寄语:

我们在攀登一座高高的金字塔,筛选和内卷总是无休止的发生,我们也在和无数的竞争者保持同频进步。有人爬上了塔尖傲视群雄、有人卡在了半腰惴惴不安。但是世界上好像还有很多座金字塔,世界上还有很多不爬金字塔的人,除了爬塔还有很多事情值得做。希望我们抬头看到的永远是更广阔的世界。

来源 | 上财就业CEPC

编辑|依子贺

审核|曹东勃 施蕾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