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是真核生物中除植物和动物外的第三类生物,其中拥有肉眼可辨识的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被泛称为大型真菌,即人们所熟知的蕈菌、蘑菇等。
近期,青浦区生态环境局开展了青浦区首次大型真菌调查,调查人员在青西郊野公园、淀山湖周边林地等区域设置了40条调查样线,截至目前已记录大型真菌43种,包括间型鸡㙡、花脸香菇、紫条沟小皮伞等,接下来就让我们认识一些青浦的大型真菌吧!
外观:子实体微小,匙形或鹿角形,上部常不规则裂成叉状橙黄色,干后橙红色。因其体形似桂花,故而得名“桂花耳”。
习性及分布:多生于腐木或木桩上,往往成群或成丛生长。见于青西郊野公园等地。
外观:子实体伞状;菌盖中央具尖突,呈灰褐色至暗褐色,菌盖边缘灰白色至近白色,边缘不规则辐射状开裂;柄基部向下延伸成假根,假根长,假根下连着白蚁窝;菌肉厚,白色,受伤后微变粉红色。
习性及分布:夏季群生于阔叶林中,有假根与白蚁巢相连。见于青西郊野公园等地。
用途:间型鸡㙡味道极其鲜甜香脆,素有菌王之称。
外观:菌盖幼时半球形,后平展。新鲜时呈紫罗兰色,失水后颜色渐淡至黄褐色,边缘内卷。菌肉淡紫罗兰色。菌褶中等密,淡紫色。菌柄紫罗兰色,实心。
习性及分布:夏秋季多产于林中草地上,处群生或近丛生。见于大淀湖周边林地。
用途:可食用。花脸香蘑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珍稀食用菌。
外观:子实体较小。菌盖扁平球形至平展,浅肉色至深土黄色,光滑,边缘平滑或湿时稍显出条纹。菌肉近白色,薄。
习性及分布:夏秋生于草地或林下草地。见于青西郊野公园、大淀湖林地等。
用途:可食用,味鲜;可药用,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外观:子实体中等,菌盖初期近钟形、扁半球至近平展,中部凸起或平,干时表面发白色。菌肉白色,薄。菌褶宽,稀。菌柄柱形,表面有纵条纹。
习性及分布:春季或夏秋季林中腐枝落叶层上,散生、群生。大莲湖周边林地。
用途:可食用。
外观:子实体小,表面平滑,由盖顶部放射状形成紫褐或浅褐紫色沟条,后期盖面全部色彩变浅。菌肉薄,污白色。
习性及分布:春、夏季生林间、林缘草地或落叶层上。群生或有时在草地上形成蘑菇圈。见于青西郊野公园、三泖片林、拦路港片林等地。
用途:食毒不明。
外观:子实体一般较小,似漏斗状,褐色、黄褐色至深褐色,有深色鳞片,边缘有长毛,新鲜时韧肉质,柔软,干后变硬且边缘内卷。
习性及分布:夏秋季生多种倒木及枯树上。此菌往往出现在木耳、毛木耳或香菇段木上,被视为“杂菌”。见于拦路港片林。
用途:幼嫩时柔软,可以食用。
外观:子实体较小,菌盖初期近钟形或扁半球形,后期扁平,鲜黄或橙黄色,边缘有细条纹及光泽。菌肉薄、脆,白色带黄。菌褶密,初期白色,后粉红色或肉色。菌柄黄白色,内部松软。
习性及分布:夏至秋季生阔叶树倒腐木。见于大淀湖周边林地。
用途:在日本记载可食用。
外观:子实体大,白色。菌盖呈半球形或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起,幼时表皮暗褐色或浅褐色,逐渐裂为鳞片,呈褐紫色。菌肉白色或带浅粉红色,松软。
习性及分布:生长于草地、林缘。见于青西郊野公园、拦路港片林等地。
用途:有剧毒,内含肝脏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毒素和溶血四种毒素,食用后会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并且死亡率相当高。
外观:子实体中等大,菌盖颜色污白、黄褐色至带灰色。开伞之后边缘上拱而中部凸起。菌肉白色,具强烈难闻气味。菌柄圆柱形,表面白色至污白色。
习性及分布:夏秋季在阔叶林或针叶林地上成群生长。见于青拦路港片林。
用途:有毒。属外生菌根菌。
外观:子实体甚小,近球形。粉红灰色或后变至黄褐色,包被薄而脆,有疣状颗粒,内部粉末状,色浅。
习性及分布:春至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喜湿潮。见于拦路港片林。
用途:子实体可做外敷药,有消除粘膜发炎作用。
本次调查不仅发现了许多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毒蘑菇,然而大多数人对毒蘑菇认识还不够,仍然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毒蘑菇通常是鲜艳的红色或者其他醒目的颜色。
误区二: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误区三:具有分泌物、受伤容易变色的蘑菇有毒。
误区四:有虫吃的蘑菇无毒。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时候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利用器具压迫舌根即可引起呕吐。
立即就医: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预后。
如何避免误食毒蘑菇呢?
不买、不采、不食野生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