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寻常好故事,最是动人心。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马桥镇推出“我的故事”系列报道。在这里,参与闵行建设发展的新老马桥人将以第一视角,娓娓讲述他们的故事。

他们中有城市建设者、科技创业者、教育工作者,也有平安救火英雄、公益“民星”、文化传播使者……他们很平凡,却又不平凡。他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默默奉献着,用热情绘制城市温暖画卷,用耕耘创造着城市发展的新高度。


不久前,偶然和友人聊天时被问起今年是来马桥的第几个年头了?仔细算了算,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来马桥13年了。想起当年刚来马桥给村民们上沪剧课时,我还是沪剧院演员团的青年演员,如今通过基层的打磨,我已经独当一面,成为沪剧院里的骨干了。不禁有些感叹:马桥见证了我成长,给予了我机会,赋予了我灵感,让我的艺术生涯充满了欢乐。马桥,是我名副其实的“娘家”。

让沪剧回“娘家”

马桥作为声名远播的“沪剧之乡”,沪剧的群众基础相当深厚。早在40年前,丁是娥、石筱英、邵滨孙等沪剧的老前辈就来到马桥,不仅演出,更和戏迷们面对面指导互动。1986年,我们上海沪剧院三团和马桥结成了“亲家”,当时我正是青年团的一员,也成了沪剧院第一位参加公共文化配送的文艺指导员。


我记得当时嘉闵高架没有建成,每次从徐家汇开车来马桥,得沿着沪闵路一直开,快一些1个多小时,慢一些2至3个小时,遇上堵车时间更久,一次往返就得一百多公里。但是,每个星期三我都坚持来给爱好者上课。因为马桥的沪剧爱好者很热情,有着一定的演唱基础,更有着一颗传承传统沪剧的心。

而且,那时中心市区演艺资源相对多,郊区戏迷难得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没有老师来教,大家聚在一起摸着石头全凭着感觉唱,就更盼着我们来指导。


“让老师先听听我们唱的,再辅导。”“阿姨们的嗓子通透响亮,尤其是《卖红菱》讲述农村生活,适合本地化。转腔时候声音再轻一点,就更好了。”就这样,那时每次我上课总是超过预定的2小时。上课时,根据每个学员的嗓音特点,逐一对声部进行编排,并根据每个声部特点,个性化教授唱腔的技巧,帮助大家找准演唱的方向。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

在马桥,居委、村委到处可见沪剧班教室,学员中有中老年戏迷,还有青少年。我和马桥沪剧团队共同创编了《我爱马桥我骄傲》《马桥手狮真威风》《“狮”和远方》等一批接地气、受欢迎的本土沪剧作品,更惊喜地收获了“小粉丝”的加入。

三年前,在马桥结束了一场沪剧表演后,辖区居民区书记找到了我,提出能不能给辖区幼儿园的孩子们开一堂沪剧课,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上海本土文化的兴趣。这是好事,我立即答应下来,回去后便着手制定教学大纲。当时,我想毕竟孩子们年龄小,不能填鸭式教学,不能让孩子们觉得枯燥,得让孩子们提高兴趣。


正是因此,幼儿园的沪剧兴趣班不同于传统曲艺教学的师徒制,我们坚持寓教于演,从趣味沪语童谣入手纠正咬字发声,打好发音基础,通过沪剧经典角色体验来教授手眼身法步的动作要领,教唱沪剧选段,一对一纠正发声位置,提升唱腔技巧。

同时,根据孩子的兴趣,在沪剧剧目及声腔上进行创新。我记得第一节课,我用的是2014年第一次上公益课时的手写教学大纲,轻轻地和孩子们说:“你们是沪剧的希望,是沪剧的接力棒”。


如今,看着一批批孩子们从兴趣班毕业,我看到了希望,感到接力棒传到了新一代手中。他们中有的孩子每天都在练习,胆量变大,比以前更能吃苦了。而且,通过听曲学谱,感知能力更加敏锐;有的孩子以前活泼好动,来兴趣班后“磨”出了性子,成了小小沪剧戏迷,但凡知道了哪里有沪剧剧目的演出,都要去听一听、看一看,还时不时地应和着唱几句,上海话也说得更溜了。

其实,最初创办沪剧兴趣班时,我有个私心,希望能让更多孩子学上海话,让他们了解上海本土方言背后的传统和文化。没想到,现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上海话,还学会了唱戏,真的很开心。

唱出马桥精气神

我们有句行话:“观众是水,我是鱼,鱼儿离不开水。”三天不练功,观众就能听出好与坏。但要实现沪剧的传承,需要更多的唱戏人。


在马桥指导沪剧爱好者唱戏13年,我渐渐产生了打造“马桥沪剧样本”的想法,让唱戏的人从白头发变成黑头发,从60岁到6岁都有。通过和马桥镇社区文体中心的反复商讨,2024年我们决定一起干一件“大事儿”。

在马桥设立“方言文化”街镇教学点,为新上海人、青少年群体等学习沪语、体验海派文化提供平台,提升方言文化活态传承品质;推动沪剧、沪语进校园,将沪剧传承与学校内涵特色发展结合起来,开发统一教程,培训优质师资,在镇区域小学、幼儿园开设沪剧文化拓展课程,设立示范校,培育沪剧社团,打造沪剧“示范”短剧,还进行校际展演展示,营造保护传承沪剧沪语的浓厚氛围。


同时,设立沪剧研学基地,通过基地的推广和培训,为更多孩子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培养更多戏曲人才。开展线上线下艺术鉴赏活动,推出沪语“我伲故事我来讲”“沪剧经典传唱”线上传播活动,并将一批优秀的沪语、沪剧、海派文化活动配送到基层,把沪剧艺术传遍各个角落。

最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度挖掘马桥的历史故事,创编沪剧原创剧目,唱出马桥的传统文化,传播经典。比如,今年我们以马桥革命烈士严同宇为创作原型,通过走访他的亲友,调研历史资料,逐渐还原一个陌生又熟悉的烈士形象。现在,脚本基本已经完成,已经进入编曲阶段,2024年初演员可以进行排练,预计明年上半年就能正式演出了。

未来,我们还计划着让沪剧与传统民俗结合,引进高水准文艺演出,举办高质量文化论坛,打通马桥为民服务的“文艺最后一公里”,让沪剧“马桥样本”成为上海不可或缺的风景。

供稿:马腾平

编辑:赵若楠

初审:高淑婷

复审:石思嘉

终审:徐雷冰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