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英:兜兜转转青溪老街——流水潺潺的古老歌谣,你可听到

奉贤的青溪老街到底有哪些值得看的景?功课做了一周,最后,我决定去看看“新八景”。从继方桥处进入老街,先去“西市文星”,后至“东芦鱼灯”,一路经过“草圣贤坊”“望海闻钟”“曲水中和”等,最后来到“北源繁华”。八处佳景,各有妙趣。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海秀坊与望海楼

我在“草圣贤坊”景观处驻足良久。“草圣贤坊”位于青溪老街西市,牌坊高8米,宽12米,据说,当年明嘉靖皇帝为表彰张弼父子辅助治国有功且书法了得,下旨建此牌坊。牌坊唤作“海秀坊”,这与张弼的号“张东海”有关,带有称赞之意。

站在牌坊前,可以观赏,可追思,也可以遐想。牌坊两边有两根立柱,历经五百多年风雨侵蚀,依然挺直、高耸。也因为立柱的支撑,牌坊中间的两根横梁如今依然平稳,不偏也不斜。张弼父子是青溪的先贤,老街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而“草圣贤坊”契合了先贤们的精神。或许,正是在先贤精神的引领下,经过时间历练的老街才能保留至今。

望海楼在老街中段,三层楼,气势恢宏,是老街上最高的建筑。楼前有宽大的石砌码头,拾级而下,可见两边吊脚楼似的民宅。民宅建于悠悠流淌的青溪河上,古韵十足。低头,见河水碧蓝清澈,我伸手捧一掬于掌心,让其缓缓从指缝间淌下,再归入河流。瞬间,我的内心仿佛也有清泉流动。

返回码头,仰头看看望海楼,白云在楼顶飘浮,如轻烟袅袅。登上望海楼,放眼远望,眼前没有大海,但有河。水波荡漾,阳光下,水汽升腾而上,然后四散开来,朝着正前方,或许是大海的方向缓缓飘去。望海楼,果真有“望海”的韵味。

南园中的美好时光

跨过中市的三祝桥,穿过烟雨长廊,永寿桥与南虹桥在汪家桥路上成直角相连。桥边有一道拱形小门,走入其中,眼前豁然开朗。那里是南园,是青溪老街最大的建筑。

南园的墙体为青砖堆砌,屋顶铺着青瓦,飞檐翘角,门窗、墙腰线等均为木雕。楼外的花园中坐西面东建有一座戏台,花园里种着各式花草,布有大小山石,看似随意,实则有序。花园里还有一座凉亭,青溪人自古就有看戏听戏的爱好,戏台上曾经上演过滩簧、沪剧、越剧甚至木偶戏,剧种多样,丰富多彩。

我的脑海中不由出现这样一个场景:某日午后,亭中小憩,捧香茗闲坐,或约上三五知己,喝茶、看戏、听曲。此情此景,南园最宜。

穿过花园,走进南园的小楼,沿着木楼梯前往二楼。双脚踩在木质楼梯上,发出有规律的声响。我走得急,下脚重了些,声音也跟着急促起来, “咚咚咚”,很响。我只好放慢脚步。慢走也有慢走的妙处,可以一边看,一边想,任思绪在古往今来中不断穿梭。

此时,阳光穿过镂空雕花的窗户,洒进楼内,形成一条条粗粗的金线,随着人影移动。四周窗户众多,所以,不管何时何季,都能与阳光为伴,我不仅赞叹起建造者的智慧。无论在楼内看书、抚琴、听曲,还是闭目养神,都能沐浴阳光,就算屋外天寒地冻也无妨。而在南园,最美的时光当数雪霁。大雪过后,暖阳普照,园中溪水叮咚,楼内红炉温酒,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吧。

转身下楼,扑面而来的是卡布奇诺的味道,这是从南门的“一尺花园”里飘出的。咖啡店窗边的一张木桌上,三位姑娘相向而坐,每人杯中的饮品都不同,一杯是咖啡,一杯是绿茶,一杯是果茶。我莞尔一笑,古韵与摩登,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相遇了。

回程时,我跨过南虹桥,一路向北。夕阳西下,天空渐渐变暗,月亮悄悄爬了上来。永寿桥、南虹桥,两桥伴一月。过了桥,穿过青溪牌坊,走出老街。转身回望照壁,照壁上的石雕莲子荷花图在月光下仿佛闪着淡淡的光。照壁后的青溪河流水潺潺,听上去,就像一曲古老的歌谣。

文、图:张秀英

编辑:杨延超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