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想乘坐上海地铁,
去探访社科大师们的生活轨迹,
领略他们思想精髓和学术成就?8月16日,由上海社会市科学界联合会、文汇报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主办,学林出版社承办的“《大城大师:68位社科大师的学术人生》新书首发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融合“建筑可阅读”和CityWalk理念,新书全面梳理了68位上海社科大师的成长历程、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介绍他们的治学精神和人格品质。
如何理解“大城”与“大师”的关系?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指出,不少“大师”都在上海这座“大城”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为人文社科领域作出了不朽的学术贡献。他的恩师、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16岁时来上海求学,又在这座城市里主持编纂了新**社会科学最重大成果之一的《**历史地图集》。回忆起与谭其骧的学术交流,葛剑雄表示,当自己与老师在学术上产生不一致,进而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谭先生总是非常高兴。这种“真理出于争论”的学术观念亦是代代相传,在谭其骧还是学生时,他的老师顾颉刚就曾鼓励他通过信件指出授课内容中的不足之处,还开诚布公地将信函内容作为补充教材。葛剑雄认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这样的“大师精神”。
“总结历史、引领时代、影响深远,”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卫平看来,这三点是《大城大师》中首批68位社科大师所共有的学术品格。以恩师冯契的《智慧说三篇》为例,这部论著解答了在世界性百家争鸣中“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体现了**学者坚守精神的独立自主,这种哲学思想就引领了时代。至今为止,位于华东师范大学校园的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的参观人数逾万,冯契众多著作已被翻译为英文在海外出版,其学术成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冯契过世后,陈卫平在整理他的藏书时发现,老师的**哲学史相关著作里的每一条引用,都能在他读过的书中找到划线和笔记,冯契都不厌其烦地对原文进行了仔细核对和思考。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更加值得我们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苏智良介绍,1843年上海开埠,开启了现代化过程,是**第一座达到两百万人口的城市,逐渐成为一座“大城”。同时,上海的文化、教育、出版特别发达,云集了来自各地的知识分子,“大师”们在这里成长。其中就包括苏智良的老师、历史学家陈旭麓。虽然陈旭麓已离世36年,但他的著作《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至今仍一版再版,受到各年龄段读者的欢迎,继续给后人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谈到对恩师的印象,苏智良用“思想解放”来描述陈旭麓。在80年代众多学者认为“海派”一词负面因素太多,不宜开展研究的时候,陈先生却发表了《说“海派”》一文,总结了海派文学“开新”、“多样”的特征,从学术研究角度为今天上海确立鲜明的“开放、创新、包容”城市品格打下了基础。
“这次列入‘大师’系列的复旦中文系先生有13位,占到首批68位社科大师中近五分之一,可谓群星璀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表示,“大师”大致都具有一些令人深刻印象的共同特点。他们都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储备,贯通中西、兼及古今,而且他们的研究都在多个领域展开;他们在自己着力的方向上多有开拓性的的贡献,他们的著作不少长久地在学术领域中具有界标性的地位;他们在坚持自己独特见解的同时,多持有包容、开放的学术态度,因而门下的学生承而能创,呈现出多样的格局和面貌。他表示,《大城大师》所采用的新颖编制方式鼓励大众通过CityWalk来了解大师的生活、学术足迹,将大师精神嵌入城市脉络,让大师文化与城市文化结合得更好。
为方便读者实地打卡大师纪念地《上海社科大师City Metro寻访地图》同时发布汇集了全部68位社科大师的学术纪念地涉及黄浦、静安、徐汇、虹口、杨浦等11个区的12条地铁线路其中29位大师与复旦有着生动的链接今天让我们“坐着地铁追寻大师足迹”
组稿:校融媒体中心
文字:李怡洁
摄影:陈炼
制图:段瑞怀
责编:李怡洁
编辑:段瑞怀
▼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