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作为首提地的杨浦,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生活青春涌动,一起来感受这座越来越“YOUNG”的人民之城……

编者按: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一直以来,杨浦始终把**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幸福**”服务体系。

为展现城区**服务发展成果,杨浦区民政局与杨浦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探趣walk·幸福**”栏目,带大家了解杨浦的特色**服务品牌。


高龄老人独自出门看病,时常面临几大难题:手机预约挂号,难以操作;现场四处“**”,体力不支;医生问及病史,讲述不清……大城**,如何破题?

今年7月,杨浦区民政局、上海市**服务行业协会联合上线“上海市**陪诊服务”。成立由国融乐养、上海交运、市老年基金会杨浦区代表处、新华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市东医院、展大实业、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太平洋**公司上海总部、交行杨浦支行等10家单位组成的首批“杨浦陪诊服务联盟”,形成“市场服务、**资源、技能培训、金融扶持、行业指导”的发展链条。发布《陪诊师从业指南》《陪诊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规范行业服务边界和服务保障。与上海交运合作建立非急救转运队伍,开通全市服务热线4008-310-130,着力破解老年人就医下楼难、叫车难等问题。同时,“陪诊服务数字化平台”“非急救转运信息化平台”接入随申办“杨浦**E顾问”模块,老年人家庭“一键”可享陪诊服务。

杨浦长白新村街道,一个陪诊师团队正尝试“交卷”。2023年年底,长白新村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6名**从业者从上海开放大学**服务陪诊师培训班考核毕业,成为杨浦的首批陪诊师“正规军”,持证上岗。越来越多有特殊就医需求的老人,从此出门看病不怕难,享受到了“临时家属”的暖心陪伴。

30分钟高效就诊,看病不再是难题

近日上午9点半,杨浦区中心医院(安图分部)门诊大厅里,40岁的金仲凯推着轮椅车上的游老伯,熟练地为其取号、挂号,随后陪同他一起进入诊室。

游老伯今年92岁,前阵子发烧病愈后,嗓子始终不舒服,每到白天就干咳不断,便想来医院开药治疗。由于自己年龄大了,腿脚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求助对象就是隔壁“小金”金仲凯。


“身体有什么不舒服?”

“之前有什么病史?”

“现在有服药吗?”

面对医生的问题,金仲凯一边轻拍老人的手加以安抚,一边流利解答。就诊结束后,他又推着游老伯,帮助其缴费、领药,整套流程下来不超过30分钟。随后,他将老伯送回了家。“有小金陪着是最放心的,省力!”游老伯说。


金仲凯从事**行业已有5年多了。在长白新村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他一直是个全能“多面手”,活跃在助餐、照护、社区公益等各个领域。在他的微信通讯录里,有周边千余位老人的联系方式,大家有任何**服务需求,他都会热心相助;对于不少老人的身体情况,他也十分了解。“在长白,很多老人都和我认识好几年了。就像父母一样,他们对我也都很放心。”金仲凯说。


陪诊“天团”,几乎每天“出动”

去年年底,经过培训,金仲凯成了全市首批持证陪诊师之一。自此,周边老人如有特殊情况需要陪诊的,都可以通过所在居委会联系到他。约好时间后,金仲凯会上门接老人看病,陪伴老人完成看病全流程。“很多老年人岁数大了,看一趟病起码折腾半天。我陪着他们,速度能快很多。”金仲凯说。


偶尔有老人突发就诊需求,他也随时前往。“之前长馨**院有一位老人突然不舒服,头晕呕吐,院方马上送医,发现是小脑出血。因为事出紧急,当时老人也没有可联络的亲属,多方商议下来,由我现场临时帮忙签字、垫付费用。”金仲凯说,“我就代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切以救人为优先。”

金仲凯只是陪诊师队伍的一员。在长白新村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现有6名专业陪诊师组成陪诊“天团”,随时“在线”为老人提供陪诊服务。


记者了解到,由于长白新村街道老年人口较多,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5000人,占户籍人口总数41.7%。几乎每天都有老人提出陪诊需求,有时一天还有两、三单,除了少数突发情况外,大部分都要提前至少1天预约。“我们陪诊师团队负责把时间安排好,尽量全都满足。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会优先安排高龄、独居等有特殊困难的老人。”金仲凯说。

据悉,当前长白新村街道凡有陪诊需求的老人,皆可向所在居委会提出陪诊服务申请,届时居委会将把需求转接到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协调安排人员。

文字:汤顺佳

图片:宇文昊

视频:王子亮

编辑:吴百欣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