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同日报

日前,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一产增加值完成36.8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全省第一;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56亿元,同比增长48.9%,增速全省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18元,同比增长7.9%,增速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市委、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高位推进“三农”各项工作,并出台了《市委、市**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以及推进农业赛道提速提效、预制菜发展等政策性文件,全面构建“三农”政策体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全市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完成播种436.99万亩,超任务15.29万亩,完成率103.6%。同时,聚焦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实施整县整建制玉米单产提升87万亩,玉米有机旱作集成技术示范10万亩,创建玉米“吨良田”10万亩,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迈出大步。承担实施**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试点工作,在平城、云冈两区2个村布点实施2300多亩,全过程效果明显,新质生产力助力农业增产高产。

全市持续深耕农业赛道,聚焦“6+2”农业产业布局,持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做优做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收益最大化,全力打造首都特优农产品供给地。黄花产业向“优”而进,呈现出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产业基础更加牢靠、产业链条更加延伸、营销渠道更加拓展、品牌知名度更加提升,圆满举办了第七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全力擦亮我市“**黄花之都”金字招牌;黄芪产业壮大提质,全市黄芪种植面积37万亩,产量9000吨,企业、合作社达333家,产品近70种,实现一产产值1.4亿元,全产业链产值8亿元,黄芪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省第一;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上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3.7万亩,总产15.9万吨,其中设施蔬菜10.2万亩、产量11.1万吨;畜牧产业稳健发展,上半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9.5万吨、3.6万吨和19.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4%、5.8%和3.7%;渔业产业发展迅猛,上半年全市水产养殖主体达89个,其中新增15个,水产品总产量1740吨,完成全年计划的59.3%,同比增长25.9%,增幅排全省第二;杏果产业喜获丰收,预计全市13万亩鲜食杏产量可达18万吨,是去年的4倍多,产值可达11亿元。

农业是国之根本,企业是发展基石。今年我市扶持21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其中**级4家、省级73家,新推荐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在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市融入京津冀市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今年截至目前,共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协会29家,其中有11家企业回访考察。全市大力推进253个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其中187个一产项目全年计划投资52.57亿元,完成投资32.5亿元,完成率61.8%。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持续向好,销售收入完成113.62亿元,同比增长17.7%;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达68.56亿元,同比增长25.8%。

农业增产增效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今年我市持续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548份,入选**种质资源库315份,入库数达任务的158%;建有7家省级以上畜禽资源保种场(区),占全省的41%;新培育“山西黑猪”“晋汾白猪”2个畜禽品种,成功建设省级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3个、肉羊核心育种场1个、畜禽良种扩繁推广基地8个。强化农技推广,发布年度主推技术8类49项,遴选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5个、社会化服务组织23个、示范主体1600名、特聘农技员41名,确保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云州区党留庄乡兴胜、左云县店湾镇西沟2个省级试点村共延包农户311户,签订承包合同307份,延包耕地面积1724.27亩。

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市加快和美乡村建设,狠抓城乡融合、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绿色低碳、文明建设、治理效能“六大提升”,全力打造30个精品示范村、270个提档升级村,常态化环境整治覆盖所有村,走出践行“两山”理念、“三生”共赢的实践路径。全力培育打造平城区小石子、天镇县李二口、阳高县镇边堡、云州区忘忧小镇等农文旅融合新地标,做足杏花、油菜花、芍药花、黄花等“花”文章,培育民宿、露营、研学基地等新业态,推动全市农文旅深度融合。(记者 苑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