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市创新运用底栖生境原位修复技术提高水体自净力

共和沟“蝶变记”

清澈的河水潺潺向前流动,站在岸边就能看到鱼虾和螺蛳在绿油油的“水下森林”中舒适地生活……这段时间,家住江宁高新区、江宁大学城附近的居民欣喜地发现,家门口的小河沟变样了。

这条小河沟名叫共和沟,是一条城市河道。由于生态结构失衡、生态功能缺失,2021年以前,共和沟水质较差,一度达到黑臭水平。经过初步治理,共和沟虽然消除了黑臭水体,但还是一条接近“三面光”(两侧和河床都用混凝土修筑)的河道,不具备生物生存空间,几乎寸草不生。因为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导致溢流污染,每到下雨天,沉积的底泥就会被翻上来,导致水体浑浊。

如何提升水体自净力,让共和沟真正“活”起来?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环科院”)发明的“基于生物完整性提升的底栖生境原位修复技术”等一系列专利派上了用场。据介绍,市环科院将研发的纳米新材料负载在鹅卵石上、放置于水体中,在可见光范围内不仅能将水分解为羟基自由基活性氧化物质,让水体中的含氧量增加,加速底泥中污染物的降解,为好氧微生物的生存创造良好环境,还能产生高能电子,对水中颗粒物进行有效絮凝,提升水体透明度,为沉水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

“通俗来说,就是激发出水体自身的‘免疫力’,让食物链实现强链补链延链——水中的生态系统越复杂,稳定性就越好,能够抵抗污染物的入侵,遭遇极端天气也能快速‘**’。”市环科院生态所副所长周艳文说。

与此同时,在3年时间里,专家还先后对共和沟采用底质改良、沉床式生物膜布设、水生植被恢复、河道健康水生态系统构建等工程,以此来修复河道生态环境,其中还包括光催化介导生态修复技术在南京的首次应用。

生态修复效果的好坏,生物多样性是直接体现。周艳文告诉记者:“2021年以前,共和沟未观察到鱼类,仅发现底栖动物3种。经过生态治理和修复,如今已发现鱼类7种、底栖动物23种,底栖动物优势种也从耐污种转变成较为敏感的软体动物螺类和甲壳类,这说明底栖动物栖息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市着力开展水体生态修复工作,逐步提升河湖生态系统功能和水体自净能力。江宁高新区通过生态治理方式,将共和沟打造成一条集水生植物恢复、水生生物保育及生物栖息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清水生态河道,为河道治理探索出了新路径,为改善河湖生态积累了好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通讯员 赵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