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林下采集加工是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对林下生长的野生植物、动物等资源进行采集,并进行加工利用。主要包括竹笋、野生菌和蜂蜜等产业资源,这些资源为采集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通过采集加工林下资源,可以显著提高林地的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特色竹铺就致富路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生态、绿色、健康的竹笋产品日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竹笋采集加工市场空间日益广阔。对竹农而言,通过采集加工竹笋,竹农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竹笋采集加工充分利用了林地的生态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据中新网消息,浙江温州文成,这里地处浙南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林业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打开了“林下经济”发展新思路,让其成为民众增收致富的新抓手。

金黄色或棕黄色的笋尖不难发现,随着锄头的挥舞,一株株鲜笋就被完整地挖了出来……村民黄耀春说,“我一天最多能挖400多斤笋,拉到收购点能卖700多元。”

他口中的竹笋收购点是位于铜铃山镇的石门共富工坊。村民将挖过来的鲜竹笋拉到这进行称重,工作人员迅速将重量、金额记下,随后开一张凭证给村民,钱款届时会统一发放到之前预留的账户上。从村民手中收购来的竹笋,进行蒸煮、剥壳等预处理后会经过分类、杀菌等工序,最后通过罐装产出成品。

生产线上工人各司其职,而他们也大都是来自周边的村民。“共富工坊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周边的老百姓共同致富,好比其他地方的笋我们收购价给到的是1元每斤,而本地村民的笋,我们给他们1.5元每斤的价格,经过加工罐装的笋不仅保存周期大大延长,且售价能达到鲜笋的近2倍,这对村民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收益。”工坊负责人郑式忠说。

林下菌子香 青山变“金山”

我国许多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些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沛,为野生菌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林下野生菌种类繁多,如牛肝菌、鸡枞菌、松茸、红菇等,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目前,野生菌类采集已成为许多农村地区的重要收入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野生菌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也随之上涨。因此,林下野生菌采集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云南日报报道,云南省宜良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森林面积136万亩,森林覆盖率47.4%,森林蓄积498.67万立方米,辖区内有阳宗海、花园、禄丰村三个国有林场。其中,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面积18.13万亩、年产值2.7132亿元。

作为“包山拾菌”的示范区,宜良县狗街镇小哨社区转变林菌“野生无主、谁采谁有”的传统观念,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将出产野生菌的林地划片竞包,承包给村民统一管理、采摘、销售,并同时承担林地的护林防火工作。为保障林**菌多,承包户不仅加强护林防火工作保护森林,还积极探索野生菌保育促繁措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野生菌增收。

在不断探索中,小哨“包山拾菌”由原来的一年一包,变为现在的五年一包,增加了承包年限,也增强了承包人加大投入信心。2003年至2020年,小哨村人均年纯收入从2400元增至18800余元。小哨村依托21062亩林地,仅“包山拾菌”一项承包款就高达480余万元。小哨“包山拾菌”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产改”新路子。

林下养蜂“酿”造幸福蜜

林地拥有丰富的蜜源植物,如各种花卉、果树等,为蜜蜂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同时,林地通常气候温和、湿度适中,有利于蜜蜂的生长和繁殖。此外,林地的植被覆盖还能有效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证蜂蜜的纯天然品质。作为一种将养蜂活动与林业资源有机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林下养蜂产蜜利用了林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促进了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当地农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穆棱市和平林场,茂盛的森林下一个个蜂箱整齐有序排开,一群群的蜜蜂交织飞舞,不时传来“嗡嗡”声响,很远就能闻到蜂蜜的香味。

蜂农张祥正在蜂箱旁忙活着,只见他弯着腰熟练地打开蜂箱,提起蜂巢,用刷子轻轻拂去板上的蜜蜂,刮去蜂巢表面蜡皮。经过摇蜜、过滤等一系列工序后,晶莹剔透的蜂蜜慢慢溢出,一股浓郁醉人的蜜香扑鼻而来,张祥的脸上也洋溢出丰收的喜悦。

“蜜蜂养殖门槛低、成本少、收益快,是一种低投资、高收入的产业项目。而且我们林区生态环境好、植被茂密、蜜源丰富,酿出的蜂蜜质地纯正、味道清香,深受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所以售价比市场均价高出一些。”张祥介绍说。

“和平林场位于东北红豆杉**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非常适合发展养蜂产业,林场也鼓励引导职工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现在我们林场有养蜂户11户,蜂箱保有量410余箱,黑蜂蜂箱30余箱,预计年产量1000公斤。”和平林场多种经营技术员杨行说。(文/许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