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田佳南】盛夏时节的河北塞罕坝满目青翠,鸟鸣悠悠,宛如一幅绿色画卷。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曾是一片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于一体的茫茫荒漠。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与毅力,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营造成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近日,“寻访绿色奇迹”调研采访团来到河北塞罕坝,感受从荒漠到林海的沧桑巨变,探寻“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塞罕坝精神的深刻内涵,揭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沧桑巨变:一代代塞罕坝人铭记的初心使命

草木不见,飞鸟不栖,是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的真实图景。塞罕坝与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平均海拔相差1500多米,塞罕坝及周边的浑善达克沙漠成为京津地区主要的沙尘起源地和风沙通道。1962年2月,原林业部决定在河北省承德专区围场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369名年轻人怀着青春热血奔赴塞罕坝,开始了在高寒沙地进行艰苦造林的伟大事业。

“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面对高寒、风沙、狼群出没的极端环境,生存是建设者们最大的问题。没有**,便用干草盖窝棚;缺少粮食,便吃全麸黑莜面;缺少蔬菜,便趁好天气出去挖野菜。


塞罕坝展览馆中第一代塞罕坝人住的窝棚模型 环球网记者田佳南摄

“老一辈种树是非常困难的。那个时候天气恶劣,气候特别冷。他们吃住都在山上,带着干粮,吃雪水,一去就十多天、一个来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营林科副科长袁中伟是第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回忆起老一辈林场人的不易,他感慨不已,“就靠着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把树种活。”从一棵树到五亿多棵树,从一望无际的荒漠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这里是百万亩人工林海绿色奇迹的起点,也是代代塞罕坝人绿色使命和初心的起源。

荒漠到绿洲:塞罕坝人艰苦卓绝的创业与坚守

在塞罕坝这片广袤林海中,坐落着9座望海楼,分布在林场不同位置的海拔高点,被称作“林海的眼睛”。其中,有8座都由夫妻共同值守,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夫妻哨”。塞罕坝林场建场60多年来,共有超过20对夫妻值守望海楼,接续守护着这片林海。


海楼分布图 环球网记者田佳南摄

“未发现火情,一切正常。”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望海楼里,瞭望员刘军每天都需要多次向林场防火指挥部通报林区情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瞭望员刘军正在望海楼内瞭望林场 环球网记者田佳南摄

刘军夫妇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瞭望员,2008年他们来到这里,在远离人烟的林海深处已扎根16年。十几年如一日的瞭望,望远镜、记录本和电话是他们接触最多的东西。夫妻俩轮流值班,防火期白天每隔十五分钟、夜晚每隔一小时一汇报,在重点防火期更是寸步不离望海楼。

“防火期的工作十分紧张,每天满脑子都在想万一出现火情,一定要第一时间发现,也就顾不上孤单寂寞了。”刘军向记者说道,“我们是第二代塞罕坝守林人。坚守在这片林海,是老一辈传承给我们的责任。”60多年来,塞罕坝林场从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一对对刘军夫妇这样的“夫妻哨”用美好的青春年华守护着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用实际行动诠释并传承着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天空地”一体化: “数字孪生”技术助力塞罕坝向“智”而行

从一开始采用拖拉机大规模造林,到如今引进“天空地”一体化信息技术精细化管理森林,新技术为塞罕坝机械林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林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排列着数十组图像,实时监测着全场情况。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的“天空地”一体化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体系,已经实现卫星、直升机、无人机、探火雷达、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地面巡护有机结合,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防火护林体系,它所提供的数据,可以让工作人员完成环境分析、隐患排查等以往需要大量人力来完成的工作。


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监控画面 环球网记者田佳南摄

据了解,有了“数字孪生”技术,除了可以制定更加科学的方案,依托可视化监控系统,一旦发现烟雾、树线矛盾、线下大型机械等情况,平台还会立即弹出预警,工作人员在初步筛查后,对于存疑情况,会在第一时间通知运维人员。

创新不停步,攻坚不畏难。从拓荒植绿到护林营林,塞罕坝人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应对一个又一个自然挑战。荒漠到林海的美丽蜕变,凝聚了每一位塞罕坝人和科技人员的汗水与青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代塞罕坝人用60多年的艰苦奋斗,筑起这片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先将荒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再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塞罕坝的绿色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续写绿色奇迹,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