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134家**公司公布了上半年个人短期健康险的整体综合赔付率。据《证券日报》报道数据显示,行业短期健康险赔付率中位数约为39%,剔除异常数据后,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约为42.02%,两项指标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政策端推行和深化“报行合一”,行业短期健康险有望进一步健康发展。


赔付率中位数同比下滑

短期健康险是指**公司销售的**期间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根据监管规定,**公司应每半年在公司官网披露一次短期健康险赔付率指标。

今年上半年,134家险企的整体综合赔付率中位数约为39%,较去年同期下降约7个百分点;剔除异常数据后的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约为42.02%,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4个百分点。

对于赔付率较高或较低的原因,不少险企表示,个人短期健康险业务量较小或赔付额波动导致赔付率波动。例如,赔付率超过100%的瑞泰人寿表示,由于个人短期健康险业务规模较小,再保后已赚保费仅3.65万元,导致尽管仅1单理赔,再保后赔款支出30万元,也使得公司2024年上半年个人短期健康**业务整体综合赔付率较高。

赔付率为负数的渤海人寿也表示,因公司个人短期健康**业务保费规模较小,整体综合赔付率数值存在一定波动性。此外,部分险企提到赔付率为负的原因是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释放。

渠道费用仍有压降空间

短期健康险赔付率作为体现**产品价值的指标之一,既反映险企的定价能力与产品保障水平,也与消费者的获得感息息相关。

普华永道**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从消费者角度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来看,当前行业短期健康险的总体赔付率偏低,销售渠道费用仍有压降空间。

通常而言,综合成本率反映了险企经营短期健康险的盈利情况,而综合成本率为赔付率和费用率之和,因此费用率的下行也能为险企提高赔付率打开空间。

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寿险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包括百万**险、惠民保等在内的各类短期健康险,由于其产品保费较低且期限较短,对不少**公司的新业务价值贡献其实并不大,险企销售该类产品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客。因此,在这类产品的设计上,适当降低免赔额、提升赔付率、增加性价比有利于提升公司美誉度,拓展其他业务。